第一章 引言 | 第1-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际方面 | 第11-13页 |
·国内银行效率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章 X效率概念详解 | 第14-21页 |
·X效率的经济学含义 | 第14-19页 |
·投入导向方法 | 第14-15页 |
·产出导向法 | 第15-17页 |
·导向方法的选择 | 第17-19页 |
·X效率的其他形式 | 第19-21页 |
第四章 DEA方法论 | 第21-29页 |
·不变规模收益(CRS) | 第21-22页 |
·可变规模收益(VRS) | 第22-23页 |
·DEA方法的产出导向方法的实现 | 第23-24页 |
·配置效串的求解 | 第24-25页 |
·DEA方法的新发展 | 第25-27页 |
·Malmquist指数和效率的改进 | 第27-29页 |
第五章 数据选取 | 第29-34页 |
·投入、产出变量的确定 | 第29-31页 |
·生产法和中介法之争 | 第29-30页 |
·存款性质的讨论 | 第30页 |
·投入产出变量的确定 | 第30-31页 |
·样本数据描述 | 第31-34页 |
第六章 国内银行业X效率测度 | 第34-42页 |
·我国银行的效率改进 | 第34-36页 |
·我国银行的技术效率 | 第36-38页 |
·技术效率的时间序列比较 | 第36页 |
·与张健华(2003a)结论的比较 | 第36-38页 |
·规模效率分析 | 第38页 |
·成本效率与配置效率 | 第38-39页 |
·X效率的国际比较 | 第39-41页 |
·商业银行提高效率的策略初探 | 第41-42页 |
第七章 X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0页 |
·一个简要回顾 | 第42-44页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44-48页 |
·成本效率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Bootstrapping方法的应用 | 第46-47页 |
·对技术效率的分析 | 第47-48页 |
·对配置效率的分析 | 第48页 |
·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效率对比--ANOVA方法 | 第48页 |
·进一步的探讨 | 第48-50页 |
第八章 低效率的逻辑--对技术性分析的补充和扩展 | 第50-55页 |
·预算软约束与低效率 | 第50-51页 |
·动态承诺不一致 | 第51-52页 |
·公司治理结构 | 第52-53页 |
·比较优势说 | 第53-55页 |
第九章 国有银行提高效率的途径 | 第55-58页 |
·推进产权改革,硬化预算约束 | 第55-56页 |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 第56页 |
·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 | 第56-58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