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 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第8-12页 |
第二节 文献概览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五节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5-19页 |
第二章 清末(1897-1912)商业银行民营思想的产生 | 第19-43页 |
第一节 清末商业银行民营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9-26页 |
一、 商业银行民营思想产生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20页 |
二、 商业银行民营思想产生时金融体系的格局 | 第20-24页 |
三、 商业银行民营的思想是在官办和商办的争论中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呼声中产生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主张建立商办银行的思想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建立股份制银行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的思想 | 第28-31页 |
第四节 加强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等管理思想的产生 | 第31-37页 |
一、 充足的准备金思想 | 第31-33页 |
二、 保证银行流动性思想、资产管理思想的萌芽 | 第33-34页 |
三、 加强内控机制,严格放款管理的思想 | 第34-36页 |
四、 重视人才的思想 | 第36-37页 |
第五节 银行监管思想和制定银行法规思想的萌芽 | 第37-40页 |
一、 实行银行监管与制定银行法规思想的产生 | 第37页 |
二、 从《银行通行则例》来看政府对银行的监管思想 | 第37-40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商业银行民营思想的勃兴 | 第43-62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民营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43-47页 |
一、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外资银行、钱庄、华资银行三足鼎立 | 第43-45页 |
二、 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并呈现加强协作、合作的趋势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重点向支持工商业发展转变的思想 | 第47-49页 |
第三节 改变银行股权结构,国有商业银行民营化的思想 | 第49-51页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加强合作替代政府监管缺位的思想产生 | 第51-53页 |
第五节 加强银行内部管理的思想 | 第53-57页 |
一、 加强资产管理、稳健经营的思想 | 第54页 |
二、 维护银行信誉、促进银行稳健发展思想 | 第54-56页 |
三、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思想 | 第56-57页 |
第六节 加强政府监管的思想的发展 | 第57-59页 |
一、 对银行监管目的的再认识 | 第57-58页 |
二、 确立财政部银行监管的主体地位的思想 | 第58-59页 |
三、 从《银行通行法》中体现的主要监管思想 | 第59页 |
第七节 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商业银行民营思想的演变 | 第62-84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民营思想的历史背景 | 第62-65页 |
一、 国民政府前期,民间银行资本实力增强,在经济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 第62-63页 |
二、 国民政府加强对金融的控制,金融危机加速了政府的金融垄断 | 第63-64页 |
三、 后期通货膨胀政策等因素造成金融环境的恶化,商办银行的衰退、银行经营行为的严重异化 | 第64-65页 |
第二节 维护民营商业银行利益反对金融垄断思想 | 第65-68页 |
第三节 银行支持企业发展与企业共存共荣的思想 | 第68-70页 |
第四节 为商业银行发展创造良好宏观金融环境的思想 | 第70-73页 |
一、 统一币制为商业银行经营创造条件的思想 | 第71页 |
二、 完善票据贴现市场思想 | 第71-72页 |
三、 立法保障商业银行稳定经营思想 | 第72-73页 |
第五节 加强银行内部管理的思想 | 第73-77页 |
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思想 | 第73-74页 |
二、 银行加强服务顾客的思想 | 第74页 |
三、 银行的稳健经营的管理思想 | 第74-75页 |
四、 重视人才的思想 | 第75-76页 |
五、 在竞争的环境下银行加强业务创新的思想 | 第76-77页 |
第六节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思想 | 第77-79页 |
第七节 加强政府监管的思想进一步发展 | 第79-81页 |
一、 健全银行机构加强监管的思想 | 第80页 |
二、 以立法来加强商业银行监管的思想 | 第80-81页 |
第八节 小结 | 第81-84页 |
第五章 新中国商业银行民营思想的发展 | 第84-110页 |
第一节 新中国商业银行民营思想的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84-87页 |
一、 新中国建立后对银行业的改造和率先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 第84-85页 |
二、 从高度集中银行体系向适应市场经济的银行体系的方向改革 | 第85-87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民营的路径选择-存量改造和增量新建的争论 | 第87-91页 |
第三节 对商业银行民营进程中完善加强防范新增风险机制的思想 | 第91-99页 |
一、 正确处理完善市场制度环境和进行银行体制改革的关系思想 | 第92-94页 |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业准入和退出相关制度建设思想 | 第94-96页 |
三、 提倡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思想 | 第96-99页 |
第四节 加强和完善银行经营监管体系的思想 | 第99-101页 |
第五节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创新和管理的思想 | 第101-108页 |
一、 关于商业银行民营过程中合理股权结构的讨论 | 第101-103页 |
二、 关于商业银行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思想 | 第103-105页 |
三、 建立商业银行有效内控机制的讨论 | 第105-108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 第110-115页 |
一、 加快商业银行民营步伐是提高整个银行体系效率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第110-111页 |
二、 研究学习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从实际出发做好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 | 第111-112页 |
三、 商业银行民营改革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制度环境的建设和完善 | 第112页 |
四、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监管 | 第112-113页 |
五、 加强改善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是商业银行民营的根本 | 第113-11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后 记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