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现状 | 第1-16页 |
一、 货币自由兑换的涵义与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历史进程 | 第8-10页 |
(一) 货币自由兑换的涵义 | 第8-9页 |
(二)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历史进程 | 第9-10页 |
二、 目前我国部分开放的资本项目 | 第10-12页 |
(一) 我国资本项目部分开放情况 | 第10-11页 |
(二) QFII制度拉开资本项目全面开放序幕 | 第11-12页 |
三、 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 | 第12-16页 |
(一)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 第12-13页 |
(二) 良好的微观经济机制 | 第13页 |
(三) 适当的汇率水平 | 第13-14页 |
(四) 充足的国际储备 | 第14页 |
(五) 高效的金融监管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外国货币自由兑换的经验教训 | 第16-24页 |
一、 西方国家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 第16-17页 |
二、 发展中国家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 第17-21页 |
(一) 阿根廷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 第18-19页 |
(二) 马来西亚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 第19-20页 |
(三) 波兰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 第20-21页 |
三、 发展中国家货币自由兑换的经验总结 | 第21-24页 |
(一) 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自由化特征 | 第21-22页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中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利弊分析 | 第24-32页 |
一、 人民币自由兑换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 第24-27页 |
(一) 为金融体系发展带来收益,优化资源配置 | 第24-25页 |
(二) 降低我国目前资本管制的高昂成本 | 第25页 |
(三) 推动我国经济的国际化 | 第25-27页 |
二、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成本与风险分析 | 第27-29页 |
(一) 开放资本项目使实际汇率上升 | 第27页 |
(二) 增加国际收支平衡的难度 | 第27-28页 |
(三) 货币政策自主性被削弱 | 第28-29页 |
三、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利弊比较 | 第29-32页 |
(一)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利益是长远的,不利是暂时的 | 第30页 |
(二)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利益是全社会的,不利是局部的 | 第30页 |
(三) 推迟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 第30页 |
(四)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必然选择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32-41页 |
一、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分析 | 第32-35页 |
(一)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发展阶段的比较 | 第32-33页 |
(二)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成本的比较 | 第33-34页 |
(三) 适合中国国情的汇率制度选择 | 第34-35页 |
二、 国际资本的流入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一) 国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二) 国外证券投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37页 |
(三) 其它资本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三、 国内资本的流出及其对汇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一) 中国对外投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二) 资本外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政策建议与步骤 | 第41-50页 |
一、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步骤 | 第41-43页 |
(一) 先放开资本流入的管制,再放开资本流出的管制 | 第41-42页 |
(二) 先放开直接投资的管制,再放开间接投资的管制 | 第42页 |
(三) 先放开长期资本交易的管制,再放开短期资本交易的管制 | 第42-43页 |
(四) 先放开境外筹资的管制,再放开非居民境内筹资的管制 | 第43页 |
二、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政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一) 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 | 第44页 |
(二) 加速国企改革步伐,建立适应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微观经济机制 | 第44-46页 |
(三) 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化解金融风险 | 第46页 |
(四)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 第46页 |
(五) 放松资本管制,提高管制效率 | 第46-47页 |
三、 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 第47-50页 |
(一) 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管理的影响 | 第47-48页 |
(二) 改进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总体思路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