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 1.1 铸件成形加工过程数值模拟概述 | 第7-9页 |
| 1.1.1 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7-8页 |
| 1.1.2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 | 第8-9页 |
| 1.1.3 应力场数值模拟 | 第9页 |
| 1.1.4 凝固组织模拟 | 第9页 |
| 1.2 面向对象技术 | 第9-11页 |
| 1.3 面向对象技术在有限元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 | 第15-26页 |
| 2.1 温度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基本方程和求解条件确定 | 第15-18页 |
| 2.1.1 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基本假设 | 第15页 |
| 2.1.2 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基本方程 | 第15-17页 |
| 2.1.3 求解条件的确定 | 第17-18页 |
| 2.2 结晶潜热处理 | 第18-21页 |
| 2.2.1 相变过程中的导热偏微分方程 | 第18-19页 |
| 2.2.2 固相率和温度的关系 | 第19-20页 |
| 2.2.3 数值模拟中潜热释放的实际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 2.3 温度场数值模拟有限元求解列式 | 第21-24页 |
| 2.3.1 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变分原理 | 第21-22页 |
| 2.3.2 温度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求解列式 | 第22-24页 |
| 2.4 温度场数值模拟对时间的差分格式及解的稳定性 | 第24-25页 |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本文中有限元数值模拟若干技术问题的处理 | 第26-37页 |
| 3.1 单元热传导刚度矩阵和热容刚度矩阵 | 第26-30页 |
| 3.1.1 单元插值函数 | 第26-28页 |
| 3.1.2 单元热传导矩阵和热容矩阵 | 第28-30页 |
| 3.2 数值模拟过程中各类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0-32页 |
| 3.2.1 铸件-铸型边界 | 第30-31页 |
| 3.2.2 铸件-大气边界,铸型-大气边界 | 第31-32页 |
| 3.2.3 铸型-大地边界 | 第32页 |
| 3.2.4 对称面 | 第32页 |
| 3.3 本文对结晶潜热的处理方法 | 第32-36页 |
| 3.3.1 温度回升法 | 第32页 |
| 3.3.2 等价比热容法 | 第32-36页 |
| 3.4 初始温度场的形成 | 第36页 |
| 3.5 变带宽压缩存储 | 第36页 |
| 3.6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三维温度场面向对象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设计 | 第37-49页 |
| 4.1 系统功能简介 | 第37页 |
| 4.2 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 第37-39页 |
| 4.3 系统设计 | 第39-47页 |
| 4.3.1 对象的发现 | 第39-40页 |
| 4.3.2 设计模式 | 第40-47页 |
| 4.4 有限元计算分析流程图 | 第47-48页 |
| 4.5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铸钢件缩孔缩松预测 | 第49-52页 |
| 5.1 铸钢件缩孔缩松预测 | 第50页 |
| 5.2 预测缩孔缩松程序的设计 | 第50页 |
| 5.3 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六章 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实现 | 第52-58页 |
| 6.1 系统的实现 | 第52页 |
| 6.1.1 系统的开发任务 | 第52页 |
| 6.1.2 开发和运行平台 | 第52页 |
| 6.1.3 系统使用的主要软件工具 | 第52页 |
| 6.2 系统运行过程 | 第52-57页 |
| 6.3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七章 面向对象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的检验 | 第58-69页 |
| 7.1 高压球阀铸件图 | 第58页 |
| 7.2 温度场模拟的计算条件 | 第58-60页 |
| 7.3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0-67页 |
| 7.3.1 等温曲线法预测缩孔缩松 | 第60-66页 |
| 7.3.2 法预测缩孔缩松 | 第66-67页 |
| 7.4 小结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AZcae系统各类功能描述 | 第76-78页 |
| 附录B描述设计模式的图形符号 | 第78-79页 |
| 附录C物性参数 | 第79-81页 |
| 附录D主函数、初始化函数、计算分析函数源代码 | 第81-87页 |
| 个人简历 | 第87-88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