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钢件热处理论文

等离子表面高速钢机用锯条渗碳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第一章 资料综述第1-42页
 第一节 材料的失效原因及表面工程的重大意义第12-14页
 第二节 机用锯条的现状及发展第14-19页
  1 机用锯条的概述第14-15页
  2 机用锯条存在的问题第15-18页
  3 双辉机用锯条的研制及目前状况第18-19页
 第三节 等离子体技术第19-21页
  1 等离子体的特征及发光特性第19-20页
  2 等离子体的放电区特性第20-21页
  3 等离子体的辉光区特性第21页
 第四节 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第21-26页
  1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原理及机理第22-24页
  2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第24-25页
  3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发展第25-26页
 第五节 离子化学热处理第26-34页
  1 离子化学热处理的发展历史第26-28页
  2 离子渗氮第28页
  3 离子碳氮共渗第28-29页
  4 离子渗碳第29-34页
 第六节 热处理工艺技术第34-38页
  1 加热和冷却第34-35页
  2 淬火和回火第35-38页
 第七节 磨损及其机理第38-42页
  1 磨损原理第38-40页
  2 环境因素对磨损性能的影响第40-42页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第42-45页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第42-43页
 第二节 渗入元素的确定第43-44页
 第三节 课题的意义第44-45页
第三章 工艺方案及讨论第45-91页
 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第45-48页
  1 实验所用设备第45页
  2 实验所用材料第45页
  3 渗金属实验方法第45-47页
  4 工艺方案的总体设计第47-48页
 第二节 渗金属层结构和组织第48-52页
  1 渗层金相组织第48-51页
  2 渗层合金元素分布第51-52页
  3 渗层相结构分析第52页
 第三节 渗碳的工艺结果分析第52-62页
  1 碳势的确定第52-55页
  2 定比碳在表面冶金高速钢中的应用第55页
  3 碳化物形成机理及分析第55-62页
 第四节 淬火的组织转变及分析第62-68页
 第五节 回火的组织转变及分析第68-81页
 第六节 磨损实验分析第81-91页
  1 实验方法第81-83页
  2 实验结果第83-89页
  3 磨痕表面形貌的研究及磨损机理的确定第89-91页
第四章 价电子理论分析第91-102页
 第一节 界面科学研究理论第91-96页
  1 界面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第91-92页
  2 余氏理论和程氏理论的简述及相互关系第92-93页
  3 余氏理论和程氏理论的应用第93-96页
 第二节 热处理的价电子理论分析第96-98页
  1 淬火后的性能分析第96页
  2 回火后的性能分析第96-98页
 第三节 源极设计第98-102页
  1 设计理论第98-100页
  2 合金设计第100-102页
第五章 结论第102-104页
第六章 致谢第104-105页
第七章 已发表论文及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节树突状细胞亚群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关于车辆当量换算系数的评价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