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一、 主体性德育概念界定及基本内涵 | 第9-17页 |
(一) 德育概念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 主体性德育的基本涵义 | 第11-14页 |
(三) 主体性德育的主要特征概述 | 第14-17页 |
二、 主体性德育提出的必然性 | 第17-19页 |
(一) 主体性德育是针对传统德育的弊端而提出 | 第17-18页 |
(二)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德育观念创新的前提条件 | 第18页 |
(三)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德育实践的必然结果 | 第18-19页 |
(四)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 第19页 |
三、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构建 | 第19-33页 |
(一) 主体性德育的理论依据 | 第19-24页 |
(二) 主体性德育的目标体系 | 第24-28页 |
(三) 主体性德育的内容设计 | 第28-33页 |
四、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推进 | 第33-41页 |
(一)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33页 |
(二) 培养学生的主体行为能力 | 第33-35页 |
(三) 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 | 第35-36页 |
(四) 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实践 | 第36-39页 |
(五) 建立高校主体性德育的评价体系 | 第39-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