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及课题的提出 | 第11-40页 |
1 环氧烷烃聚合的催化体系 | 第12-31页 |
·阴离子聚合 | 第12-14页 |
·阳离子聚合 | 第14-18页 |
·配位聚合 | 第18-30页 |
·Fe~(3+)催化剂 | 第20-21页 |
·烷基铝、烷基锌系催化剂 | 第21-23页 |
·烷氧基铝催化剂 | 第23-24页 |
·烷基铝(锌)-金属卟啉络合物 | 第24-28页 |
·有机锡和磷酸酯的缩合物 | 第28-29页 |
·双金属氧联醇盐 | 第29-30页 |
·稀土化合物 | 第30页 |
·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DMC) | 第30-31页 |
2 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的立体化学 | 第31-33页 |
3 课题的提出 | 第33-34页 |
References | 第34-40页 |
第二篇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1 试剂与仪器测试 | 第40页 |
2 DMC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2页 |
·Co-Zn DMC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41页 |
·含第三组分DMC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页 |
·负载DMC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42页 |
3 聚合 | 第42-44页 |
·聚氧化丙稀多元醇的合成 | 第42页 |
·马来酸酐-环氧丙烷共聚 | 第42-43页 |
·邻苯二甲酸酐-环氧丙烷共聚 | 第43-44页 |
第三篇 结果与讨论 | 第44-106页 |
第一章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的形态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4-54页 |
·有机配体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 | 第44-46页 |
·有机配体的引入方式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 | 第46-47页 |
·搅拌速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 | 第47-48页 |
·温度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 | 第48-49页 |
·催化剂形态随时间的变化 | 第49-50页 |
·催化剂形态对DMC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References | 第53-54页 |
第二章 ZnCl_2和有机配体在DMC催化剂中的作用 | 第54-65页 |
·ZnCl_2在DMC中的作用 | 第54-58页 |
·有机配体在DMC中的作用 | 第58-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References | 第64-65页 |
第三章 第三组分对DMC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5-70页 |
·金属阳离子对DMC催化剂的影响 | 第65-67页 |
·不同阴离子金属盐及氧化物对DMC催化剂的影响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References | 第69-70页 |
第四章 DMC催化剂的负载化 | 第70-78页 |
·不同阴离子交换树脂负载的DMC催化剂 | 第70-77页 |
小结 | 第77页 |
References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共聚 | 第78-94页 |
·马来酸酐-环氧丙烷共聚物的性质和结构 | 第78-79页 |
·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的共聚合特征 | 第79-85页 |
·马来酸酐和环氧丙烷共聚的竞聚率 | 第85-87页 |
·共聚合反应的动力学 | 第87-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References | 第93-94页 |
第六章 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环氧丙烷和邻苯二甲酸酐共聚 | 第94-104页 |
·环氧丙烷-邻苯二甲酸酐共聚物的性质和结构 | 第94-96页 |
·环氧丙烷和邻苯二甲酸酐的共聚合特征 | 第96-101页 |
·共聚合反应的动力学 | 第101-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References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4-106页 |
附录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