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大型旋转机械远程监测与诊断的重要意义 | 第8-9页 |
·大型旋转机械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9-13页 |
·大型旋转机械监测与诊断系统 | 第9-10页 |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高速的建设 | 第10-11页 |
·基于网络的大型旋转机械远程监测与诊断技术 | 第11-13页 |
·论文的课题背景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29页 |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第14页 |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第14-15页 |
·系统总体结构功能设计方案 | 第15-19页 |
·系统总体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案 | 第19-28页 |
·网络拓朴结构选择和设计 | 第19-22页 |
·网络传输协议的选择 | 第22-23页 |
·网络硬件环境的设计和配置 | 第23-26页 |
·网络软件环境的设计和配置 | 第26-27页 |
·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本地监测与诊断系统 | 第29-47页 |
·本地监测工作站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测功能实现 | 第29-38页 |
·烟机组监测工作站 | 第29-32页 |
·气压机组监测工作站 | 第32-33页 |
·主风机组监测工作站 | 第33-38页 |
·数据集中管理与数据库存储功能实现 | 第38-41页 |
·系统Web服务器的配置 | 第41-44页 |
·系统与企业内部网的集成分析、设计及实现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数据通信网络系统 | 第47-68页 |
·本地监测与诊断系统内的数据通信 | 第47-49页 |
·系统远程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49-60页 |
·Delphi集成Microsoft Win32 Internet API的应用 | 第49-52页 |
·基于HTTP的ASP与ADO技术的综合应用 | 第52-56页 |
·Delphi ActiveFrom与Three-Tiered Client/Server的应用 | 第56-60页 |
·本地与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互连 | 第60-64页 |
·通过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和调制解调器(Modem)互连 | 第61页 |
·通过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互连 | 第61-62页 |
·通过X.25或帧中继(Frame Relay)网互连 | 第62-63页 |
·通过专用线路互连 | 第63-64页 |
·通过异步传输模式(ATM)互连 | 第64页 |
·应用防火墙实现网络安全管理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远程状态监测和信号分析系统 | 第68-89页 |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第68-69页 |
·主控页面 | 第69-71页 |
·远程实时监测 | 第71-76页 |
·慢变信号实时监测 | 第71-73页 |
·快变信号实时监测 | 第73-75页 |
·开关量信号实时监测 | 第75-76页 |
·远程信号分析 | 第76-82页 |
·慢变信号分析 | 第76-77页 |
·快变信号分析 | 第77-82页 |
·报表查询和显示 | 第82页 |
·讨论组 | 第82-84页 |
·留言簿 | 第84页 |
·故障实例分析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远程诊断服务中心的框架研究 | 第89-103页 |
·概述 | 第89页 |
·远程诊断服务中心的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第89-90页 |
·监测诊断服务系统 | 第90-92页 |
·专用监测分析服务 | 第91页 |
·通用诊断服务 | 第91-92页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92-95页 |
·中心知识库 | 第93页 |
·中心数据库 | 第93-95页 |
·中心信息库 | 第95页 |
·网络管理系统 | 第95-101页 |
·网络安全 | 第96页 |
·代理服务 | 第96-98页 |
·网络通讯 | 第98-101页 |
·信息服务系统 | 第101-102页 |
·远程教育与培训 | 第101页 |
·技术支持 | 第101-102页 |
·信息检索 | 第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