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介观物理论文

扫描隧道显微镜性能优化及实用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发展和现状第8-13页
  §1.1.1 STM的发展历史第8-9页
  §1.1.2 STM的现状第9-11页
  §1.1.3 STM的优点和局限性第11-13页
 §1.2 在ST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第13-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9页
第二章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与系统第19-36页
 §2.1 隧道效应理论第19-29页
  §2.1.1 隧道效应第19-22页
  §2.1.2 金属—绝缘层—金属结模型第22-25页
  §2.1.3 针尖—样品表面互相作用模型第25-29页
 §2.2 扫描隧道显微镜成像工作原理第29-31页
  §2.2.1 STM的原理第29-30页
  §2.2.2 STM的成像方式第30-31页
 §2.3 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第31-36页
第三章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第36-66页
 §3.1 STM探头设计第36-48页
  §3.1.1 STM针尖及其制备第38-41页
  §3.1.2 xyz扫描控制器第41-44页
  §3.1.3 粗调与微调进给机构第44-45页
  §3.1.4 CCD显微监测系统第45-46页
  §3.1.5 振动隔绝与电学屏蔽第46-48页
 §3.2 扫描与反馈控制电路系统第48-57页
  §3.2.1 前置放大电路第50-52页
  §3.2.2 PID反馈控制电路第52-54页
  §3.2.3 扫描控制电路第54页
  §3.2.4 高压放大电路第54-57页
 §3.3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第57-66页
  §3.3.1 扫描控制与图像采集第57-62页
  §3.3.2 图像处理与显示第62-63页
  §3.3.3 软件控制界面第63-66页
第四章 系统调试及性能测试第66-80页
 §4.1 扫描探头连接及调试第66-70页
  §4.1.1 CCD显微监测系统测试第67-68页
  §4.1.2 探头屏蔽效果测试第68-70页
 §4.2 A/D、D/A卡测试第70-72页
 §4.3 扫描控制电路调试第72-79页
  §4.3.1 前置放大模块调试第72-73页
  §4.3.2 反馈控制模块调试第73-78页
  §4.3.3 高压放大模块调试第78-79页
 §4.4 系统联合调试第79-80页
第五章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应用第80-90页
 §5.1 石墨表面原子图像及其处理第80-84页
  §5.1.1 石墨表面的原子图像第80-82页
  §5.1.2 图像处理第82-84页
 §5.2 石墨的纳米结构图像第84-86页
 §5.3 其他部分样品的STM图像第86-89页
  §5.3.1 金表面的STM图像第86-87页
  §5.3.2 金镏醇的STM图像第87-88页
  §5.3.3 WS_2纳米管的STM图像第88-89页
 §5.4 STM系统综合性能第89-9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0-92页
 §6.1 总结第90-91页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第91-92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谱干涉理论的光学介质特性测量技术研究
下一篇:脂肝清治疗急、慢性脂肪肝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