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蓝牙自组个人区域网络创建和调度算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4页
1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研究背景第14-17页
     ·网络拓扑结构创建算法的研究第15页
     ·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第15-16页
     ·网络调度算法的研究第16页
     ·网络接入点切换算法的研究第16-17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论文的创新工作第17-19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9-20页
2 第二章 蓝牙自组个人区域网络概论第20-40页
   ·蓝牙技术简介第20-24页
     ·蓝牙协议栈第21-22页
     ·蓝牙应用框架第22-23页
     ·蓝牙工作组第23-24页
   ·其他无线协议简介第24-26页
     ·irDA第24-25页
     ·802.11第25页
     ·Home RF第25-26页
     ·协议比较第26页
   ·蓝牙自组个人区域网络特性第26-30页
     ·微微网和分散网第26-27页
     ·网络特性第27-28页
     ·拓扑结构特点第28-29页
     ·性能特点第29-30页
   ·蓝牙个人区域网络协议第30-33页
     ·协议框架第30页
     ·蓝牙网络封装协议(BNEP)第30-31页
     ·IP地址的动态分配第31页
     ·安全机制第31-33页
   ·应用场景第33-34页
   ·蓝牙网络仿真环境第34-37页
     ·ns2简介第34-35页
     ·BlueHoc简介第35页
     ·仿真模型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40页
3 第三章 网络拓扑结构创建和网络路由算法第40-68页
   ·研究背景第40-42页
   ·蓝牙物理链路建立过程第42-43页
     ·节点状态第42-43页
     ·链路建立过程第43页
   ·创建算法的相关研究第43-47页
     ·BTCP第44-45页
     ·RACF第45页
     ·LMS第45-46页
     ·BSF第46页
     ·算法比较第46-47页
   ·路由算法的相关研究第47-51页
     ·MANET路由算法第47-48页
     ·DSDV第48页
     ·DSR第48-49页
     ·AODV第49页
     ·RVM第49-50页
     ·算法比较第50-51页
   ·蓝牙网络拓扑结构递归式创建算法第51-60页
     ·网络拓扑结构第51-52页
     ·构成分散网第52-54页
     ·构成微微网第54-55页
     ·生成过程第55-56页
     ·性能分析第56-60页
     ·算法改进第60页
   ·基于创建过程的网络路由算法第60-64页
     ·地址表示第61-62页
     ·算法描述第62-63页
     ·例子第63-64页
   ·仿真结果和分析第64-67页
     ·仿真环境第64页
     ·性能分析第64-67页
   ·小结第67-68页
4 第四章 基于基本连接模式的自适应网络调度算法第68-96页
   ·研究背景第68-70页
   ·蓝牙基本连接模式第70-73页
     ·激活模式第71页
     ·保持模式第71页
     ·监听模式第71-72页
     ·休眠模式第72页
     ·等待模式第72页
     ·连接模式比较第72-73页
   ·相关研究第73-74页
     ·主要IRPS算法第73-74页
     ·主要IPS算法第74页
   ·基于基本连接模式的自适应IRPS算法第74-81页
     ·数据流量变化的监控第74-75页
     ·算法思想第75-77页
     ·算法描述第77-79页
     ·网络性能最优化计算第79-81页
   ·自适应IRPS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第81-83页
     ·仿真环境第81页
     ·结果分析第81-83页
   ·基于监听模式的分散网调度算法SSSM-SA第83-90页
     ·连接模式在IPS算法中的比较第83页
     ·监听模式的改进第83-84页
     ·最佳监听时隙分配计算第84-85页
     ·监听参数计算第85-86页
     ·切换频度控制第86-88页
     ·算法描述第88-90页
   ·SSSM-SA算法仿真结果比较与分析第90-93页
     ·仿真环境第90页
     ·参照算法第90-91页
     ·结果分析第91-93页
   ·小结第93-96页
5 第五章 基于跳模式的自适应网络调度算法第96-118页
   ·研究背景第96-97页
   ·集中点IPS算法第97-100页
     ·集中点和RV窗口第97页
     ·算法分类第97-98页
     ·算法比较第98-100页
   ·相关研究第100-101页
     ·PCSS第100页
     ·FSS第100-101页
     ·算法比较第101页
   ·基于跳模式的分散网调度算法SSJM-SA第101-112页
     ·网络拓扑结构第101-103页
     ·RP、RW和超级帧的关系第103页
     ·RP的Galois域生成机制第103-104页
     ·RP的基带跳频生成机制第104-106页
     ·通讯规则第106-107页
     ·算法思想第107-108页
     ·算法描述第108-109页
     ·算法在其他拓扑结构的改进第109-110页
     ·超级帧最佳值计算第110-112页
   ·仿真结果比较与分析第112-116页
     ·参照调度算法第112-113页
     ·仿真环境第113页
     ·超级帧取值分析第113页
     ·结果分析第113-116页
   ·小结第116-118页
6 第六章 蓝牙网络接入点快速切换机制第118-132页
   ·研究背景第118-119页
   ·无线和移动通讯网络切换机制比较第119-123页
     ·切换一般方法第119-120页
     ·802.11切换机制第120页
     ·GSM切换机制第120-121页
     ·GPRS切换机制第121-122页
     ·CDPD切换机制第122-123页
     ·切换机制比较第123页
   ·蓝牙切换机制的相关研究第123-124页
   ·由接入点控制的反向软快速切换机制第124-130页
     ·切换步骤第124-126页
     ·切换条件检测第126-127页
     ·接入点探测第127-128页
     ·邻近接入点信息建立第128页
     ·切换过程第128-129页
     ·状态机和MSC图第129-130页
   ·仿真结果和分析第130-131页
     ·仿真环境第130页
     ·性能分析第130-131页
   ·小结第131-132页
7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2-136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32-133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33-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6页
术语缩写第146-150页
文章中图的索引第150-154页
文章中表的索引第154-15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偏旁位置系统的初步研究——兼论影响古汉字偏旁位置的因素
下一篇:新城疫病毒长春株NP、P、M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HN基因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