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述 | 第1-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7-8页 |
1.2.1 资源与国有森林资源 | 第7-8页 |
1.2.2 管理体制 | 第8页 |
1.3 世界各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模式 | 第8-9页 |
1.3.1 政企合一模式 | 第8-9页 |
1.3.2 政企分离模式 | 第9页 |
1.4 国外林业行政机构现状及演变趋势 | 第9-13页 |
1.4.1 国外林业行政机构现状 | 第9-10页 |
1.4.2 国外林业行政机构的演变趋势和特点 | 第10-12页 |
1.4.3 国外林业行政机构调整的历史教益 | 第12-13页 |
2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2.1 林业管理机构创立时期(1949—1956年) | 第13页 |
2.2 林业管理体制第一次分设时期(1956-1958年) | 第13-14页 |
2.3 林业管理体制第二次合并时期(1958-1961年) | 第14页 |
2.4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第二次分设时期(1962-1966年) | 第14页 |
2.5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第三次合并时期(1967-1969年) | 第14-15页 |
2.6 林业归属农林部、管理体制仍处于合并时期(1970-1978年) | 第15页 |
2.7 林业恢复独立管理时期(1978年5月—1979年) | 第15页 |
2.8 林业行政管理与产业实体管理逐渐分开时期(1980年后—现在) | 第15-17页 |
3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7-26页 |
3.1 现状 | 第17-20页 |
3.1.1 我国国有林的现状 | 第17-20页 |
3.1.2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 第20页 |
3.2 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3.2.1 我国国有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24页 |
3.2.2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4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模式重塑的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4.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规律 | 第26页 |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4.3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 | 第27-28页 |
4.4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理论 | 第28-29页 |
5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模式重塑的基本原则 | 第29-32页 |
5.1 保护森林资源原则 | 第29页 |
5.2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原则 | 第29-30页 |
5.3 精简、统一、高效原则 | 第30页 |
5.4 坚持机构结构合理原则 | 第30页 |
5.5 国有森林资源国家统一所有原则 | 第30-31页 |
5.6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监督与经营适当分开原则 | 第31页 |
5.7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原则 | 第31-32页 |
6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重塑 | 第32-39页 |
6.1 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2-34页 |
6.2 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 第34-36页 |
6.3 构建我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对策 | 第36-39页 |
7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