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城市化内涵 | 第14-44页 |
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 第14-19页 |
一、 城市 | 第14-16页 |
二、 城市化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城市化理论 | 第19-34页 |
一、 城乡一体化及网络化理论 | 第19-22页 |
二、 城市化的“S”曲线理论 | 第22-24页 |
三、 城市化推拉因理论 | 第24-26页 |
四、 城市化聚集与扩散理论 | 第26-30页 |
五、 中心地理论 | 第30-31页 |
六、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1-34页 |
第三节 城市化内涵 | 第34-44页 |
一、 经济城市化 | 第34-36页 |
二、 产业结构城市化 | 第36-38页 |
三、 人口城市化 | 第38-40页 |
四、 空间城市化 | 第40-41页 |
五、 生活方式城市化 | 第41-42页 |
六、 文明城市化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44-50页 |
一、 评价方法 | 第44-45页 |
二、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5-46页 |
三、 指标体系 | 第46-48页 |
四、 技术处理 | 第48-49页 |
五、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50-61页 |
第一节 江苏省基本概况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52-61页 |
一、 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53页 |
二、 基本数据资料 | 第53-55页 |
三、 权重确定 | 第55页 |
四、 指标值确定 | 第55-57页 |
五、 指标值无量纲化 | 第57-58页 |
六、 城市化水平评分值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结语与讨论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