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引言 | 第1-17页 | 
| 1.1. 双折射型偏振分束器 | 第7-9页 | 
| 1.2. 全息偏振分束器 | 第9-10页 | 
| 1.3. 全息偏振分束器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4. 耦合波理论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1.5.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14-17页 | 
| 2. 非均匀介质矢量耦合波理论 | 第17-28页 | 
| 2.1. 非均匀介质矢量耦合波方程组 | 第17-25页 | 
| 2.1.1. 非均匀反射体全息图中的矢量波动方程 | 第17-20页 | 
| 2.1.2. 平均传播系数和耦合系数的定义 | 第20-21页 | 
| 2.1.3. 矢量波动方程的求解 | 第21-25页 | 
| 2.2. 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面时的衍射效率公式 | 第25页 | 
| 2.3. 入射光偏振方向平行于入射面时的衍射效率公式 | 第25-26页 | 
| 2.4. 非均匀介质理论模型 | 第26-28页 | 
| 3. 非均匀反射体全息衍射偏振特性 | 第28-48页 | 
| 3.1. 反射体全息记录及测试装置 | 第28-30页 | 
| 3.2. 反射体全息衍射偏振特性测试结果与理论比较 | 第30-43页 | 
| 3.2.1. 衍射偏振特性测试结果 | 第30-35页 | 
| 3.2.2. 介质平均折射率的实验分析 | 第35-38页 | 
| 3.2.3. 衍射偏振特性理论计算与测试结果的比较 | 第38-43页 | 
| 3.3. 反射体全息衍射双折射特性的理论计算和分析 | 第43-48页 | 
| 4. 反射体全息偏振元件特性和应用 | 第48-53页 | 
| 4.1. 偏振度测试结果 | 第48-50页 | 
| 4.2. 角度选择性、波长选择性分析 | 第50-52页 | 
| 4.3. 消光比测试结果 | 第52页 | 
| 4.4. 反射全息偏振元件应用展望 | 第52-53页 | 
| 5. 结论 | 第53-54页 | 
| 6.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4-55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8.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9.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