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合同刍议
一、 前言 | 第1-8页 |
二、 格式合同概述 | 第8-15页 |
(一) 格式合同的概念 | 第8-11页 |
(二) 格式合同的法律特征 | 第11-13页 |
(三) 格式合同的性质 | 第13-15页 |
三、 格式合同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22页 |
(一) 格式合同的形成原因 | 第15-16页 |
(二) 格式合同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三) 我国格式合同的现状 | 第18-19页 |
(四) 格式合同的利弊 | 第19-22页 |
四、 格式合同与民法传统理念的冲突 | 第22-29页 |
(一) 格式合同与契约自由的冲突 | 第22-25页 |
(二) 格式合同与契约正义的冲突 | 第25-29页 |
五、 格式条款 | 第29-33页 |
(一) 格式条款的含义 | 第29页 |
(二) 格式条款的特征 | 第29-30页 |
(三) 格式条款成为合同内容的条件 | 第30-33页 |
六、 免责条款 | 第33-38页 |
(一) 免责条款的概念 | 第33-35页 |
(二) 免责条款有效性的判定 | 第35-36页 |
(三) 我国免责条款的现状 | 第36-37页 |
(四) 我国免责条款的立法 | 第37-38页 |
七、 格式合同的解释 | 第38-41页 |
(一) 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的原则 | 第38-39页 |
(二) 不利于条款提供的原则 | 第39页 |
(三) 非格式条款优于格式条款的原则 | 第39-41页 |
八、 格式合同的效力 | 第41-44页 |
(一) 合同效力概述 | 第41页 |
(二) 判断格式合同效力的标准 | 第41-44页 |
九、 格式合同的规制 | 第44-50页 |
(一) 格式合同的立法规制 | 第44-46页 |
(二) 格式合同的司法规制 | 第46-47页 |
(三) 格式合同的行政规制 | 第47-49页 |
(四) 格式合同的社会控制 | 第49-50页 |
十、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