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史和技术特点 | 第14-16页 |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目标和趋势 | 第16-18页 |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动态 | 第18-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广东电信移动电话发展现状与市场分析 | 第23-39页 |
§2.1 广东电信蜂窝移动电话网的发展情况 | 第23-24页 |
§2.2 广东电信蜂窝移动电话用户的发展和分布情况 | 第24-26页 |
§2.3 广东电信蜂窝移动电话市场分析 | 第26-33页 |
§2.3.1 广东电信蜂窝移动电话的用户市场预测 | 第26-31页 |
§2.3.2 广东电信蜂窝移动电话的业务发展预测 | 第31-33页 |
§2.4 广东电信蜂窝移动电话发展中的问题 | 第33-38页 |
§2.4.1 网络扩容与用户增长速度不适应的矛盾 | 第33-35页 |
§2.4.2 网络扩容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不平衡的矛盾 | 第35-36页 |
§2.4.3 网络扩容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 | 第36-38页 |
§2.4.4 网络新业务与用户需求的矛盾 | 第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通信用户需求预测方法 | 第39-54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关于多项式分解的几个结论 | 第40-43页 |
§3.3 前馈多层神经网络函数逼近能力的一个定理 | 第43-44页 |
§3.4 隐层神经元特性函数与前馈多层神经网络函数逼近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44-46页 |
§3.5 基于三层前馈网络的移动通信用户需求预测 | 第46-53页 |
§3.5.1 神经网络预测器的训练 | 第47页 |
§3.5.2 神经网络预测器的预测输出 | 第47-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提高模拟移动电话网频谱利用率的簇内频率复用方式 | 第54-70页 |
§4.1 引言 | 第54-56页 |
§4.2 模拟移动通信网中规则频率复用方式 | 第56-58页 |
§4.3 模拟移动通信网簇内频率复用方式 | 第58-64页 |
§4.3.1 非规则18组频率复用方式 | 第58-59页 |
§4.3.2 非规则19组频率复用方式 | 第59-64页 |
§4.4 簇内频率复用方式在广州TACS网中的应用 | 第64-69页 |
§4.4.1 TACS网采用19组频率复用方式时的频率分组 | 第65-67页 |
§4.4.2 网络在19组频率复用方式实施前后的指标比较 | 第67-68页 |
§4.4.3 广州市模拟移动通信网全面采用19组频率复用方式的现实意义 | 第68-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提高GSM系统频谱利用率的多重频率复用方法 | 第70-81页 |
§5.1 引言 | 第70-71页 |
§5.2 MRP方法应用于GSM系统的基础 | 第71-75页 |
§5.2.1 更紧凑的频率复用 | 第71-72页 |
§5.2.2 跳频技术 | 第72-74页 |
§5.2.3 MRP的原理 | 第74-75页 |
§5.3 MRP方法在GSM系统应用的一些问题 | 第75-77页 |
§5.3.1 BCCH载频的选择 | 第75页 |
§5.3.2 TCH载频的分组 | 第75-76页 |
§5.3.3 实际的平均频率复用系数 | 第76页 |
§5.3.4 MRP方案的优化方法 | 第76-77页 |
§5.4 MRP方法的应用实例 | 第77-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基于神经网络语音压缩编码新算法 | 第81-94页 |
§6.1 引言 | 第81-83页 |
§6.2 非线性预测器保持稳定的必要性 | 第83-85页 |
§6.3 TDFFNN—NP稳定的充分条件 | 第85-90页 |
§6.3.1 输入信号存在干扰时TDFFNN—NP的稳定性 | 第85-87页 |
§6.3.2 神经网络权值存在干扰时TDFFNN的稳定性 | 第87-90页 |
§6.4 TDFFNN—NP参数的矢量量化 | 第90-91页 |
§6.5 非线性预测语音编码激励码本训练 | 第91-92页 |
§6.6 数值实验 | 第92-9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七章 广东电信蜂窝移动电话网发展策略的建议 | 第94-122页 |
§7.1 蜂窝移动电话交换网络发展的建议 | 第94-100页 |
§7.1.1 交换网络发展的现状 | 第94-96页 |
§7.1.2 交换网络发展规划与建议 | 第96-100页 |
§7.2 无线网络发展的建议 | 第100-105页 |
§7.2.1 充分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 | 第100-105页 |
§7.2.2 优化基站选址和合理配置 | 第105页 |
§7.3 移动通信中传输网的发展建议 | 第105-108页 |
§7.4 移动通信中网管系统发展的建议 | 第108-110页 |
§7.5 关于号码资源分配的建议 | 第110-111页 |
§7.6 加强网络优化的建议 | 第111-113页 |
§7.7 TACS网和GSM网平衡协调发展的建议 | 第113-117页 |
§7.7.1 TACS网和GSM网平衡协调发展 | 第113-115页 |
§7.7.2 TACS网的充分利用 | 第115-117页 |
§7.8 发展和开拓新业务的建议 | 第117-119页 |
§7.9 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策略的建议 | 第119-120页 |
§7.10 简短结论 | 第120-122页 |
全文总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成果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
附录 | 第13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