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稻米品质与评价标准 | 第11-14页 |
·碾磨品质 | 第11-12页 |
·外观品质 | 第12页 |
·蒸煮食味品质 | 第12-14页 |
·营养品质 | 第14页 |
·稻米化学组成及其生化合成 | 第14-19页 |
·稻米胚乳淀粉合成的生化途径 | 第14-16页 |
·淀粉合成的底物ADPG的合成 | 第15页 |
·支链淀粉的生物合成 | 第15-16页 |
·直链淀粉的生物合成 | 第16页 |
·淀粉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 第16-18页 |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 | 第18-19页 |
2 近等基因系研究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第19-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实验基地 | 第19页 |
·实验内容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50页 |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第24-31页 |
·近等基因系构建过程 | 第24-27页 |
·分子标记检测及其结果 | 第27-31页 |
·实验材料的差异 | 第31-33页 |
·农艺性状的差异 | 第31-32页 |
·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第32-33页 |
·非糯背景下各近等基因系对稻米的影响 | 第33-43页 |
·非懦背景下各近等基因系对农艺性状的表现 | 第33-36页 |
·非懦背景下各近等基因系田间农艺性状的表现 | 第33-35页 |
·米粒农艺性状的表现 | 第35-36页 |
·不同基因系对胶稠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不同基因系对直链淀粉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不同基因系对RVA 谱特征的影响 | 第40-43页 |
·糯性背景下近等基因系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43-50页 |
·各近等基因系对农艺性状表现 | 第43-45页 |
·近等基因系对田间农艺性状的表现 | 第43-44页 |
·近等基因系对米粒农艺性状的表现 | 第44-45页 |
·糯性背景下近等基因系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糯性背景下近等基因系对稻米直链淀粉的影响 | 第47-48页 |
·糯性背景下近等基因系对稻米RVA 谱特征的影响 | 第48-50页 |
3. 讨论 | 第50-55页 |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效应分析 | 第50-53页 |
·懦性与非懦性背景下各近等基因系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影响的比较. | 第50-52页 |
·直链淀粉含量 | 第50-51页 |
·胶稠度 | 第51页 |
·粘滞性谱 | 第51-52页 |
·Wx 基因对稻米品质的效应 | 第52-53页 |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