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 乳酸的结构、性质、应用现状 | 第12-16页 |
·乳酸的结构和性质 | 第12-13页 |
·乳酸的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2 乳酸的生产方法 | 第16-20页 |
·化学合成法 | 第16页 |
·酶法 | 第16-17页 |
·发酵法 | 第17-19页 |
·乳酸生成方法的比较 | 第19-20页 |
3 细菌发酵法生产L-乳酸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20-26页 |
·主要生产原料 | 第20-21页 |
·木糖发酵生产L-乳酸的主要原理 | 第21-22页 |
·主要细菌 | 第22-23页 |
·主要发酵工艺 | 第23-24页 |
·细菌发酵生产L-乳酸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乳酸生产现状 | 第25-26页 |
4 发酵法生产L-乳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6-27页 |
·发酵法生产L-乳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页 |
·未来展望 | 第26-27页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利用木糖生产L-乳酸高产菌太空诱变育种 | 第29-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材料 | 第29-32页 |
·方法 | 第32-34页 |
·分析方法 | 第3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出发菌株选择结果 | 第34-35页 |
·菌种初筛结果 | 第35-36页 |
·菌种复筛结果 | 第36页 |
·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发酵罐发酵试验 | 第37-38页 |
3 结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诱变菌Lt-s利用木糖生产L-乳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40-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材料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菌种生长曲线 | 第43页 |
·发酵pH值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发酵温度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 第44-45页 |
·种子液的pH值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 第45页 |
·接种量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 第45-46页 |
·发酵罐搅拌速度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 第46-47页 |
·发酵时间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 第47页 |
·木糖浓度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 第47-48页 |
·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 | 第48-53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诱变菌Lt-s利用玉米芯酸水解液生产L-乳酸的条件研究 | 第54-6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材料 | 第54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54-55页 |
·计算方法 | 第55页 |
·试验方法 | 第55-57页 |
·测定方法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粒度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 | 第57页 |
·磷酸浓度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 | 第57-58页 |
·水解时间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 | 第58-59页 |
·水解温度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 | 第59页 |
·固液比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 | 第59-60页 |
·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结果 | 第60-62页 |
·水解结果 | 第62页 |
3 玉米芯L-乳酸发酵 | 第62-63页 |
·玉米芯L-乳酸发酵结果 | 第62-63页 |
·玉米芯L-乳酸发酵过程曲线 | 第63页 |
4 结论 | 第63-65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问题展望和创新点 | 第67-68页 |
1 创新点 | 第67页 |
2 问题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A | 第72-73页 |
附录B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