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行政法语境中个人信息的概述 | 第16-21页 |
·个人信息的含义 | 第16-17页 |
·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17-18页 |
·个人信息的分类 | 第18-19页 |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行政法的视野 | 第19-21页 |
第3章 行政法视野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宪政的人权基础 | 第21-22页 |
·界定公私领域的逻辑基础 | 第22-25页 |
·市民社会的廓清和行政的新转向 | 第25-28页 |
第4章 国内行政法视野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与实践分析 | 第28-34页 |
·政府与个人信息的实践 | 第28-29页 |
·个人信息保护的失范 | 第29-31页 |
·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31-34页 |
第5章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实证考察 | 第34-43页 |
·国际法律文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 第34-35页 |
·《OECD关于隐私保护与个人资料跨国流通的指针》中的规定 | 第34页 |
·《联合国1990年关于自动资料档案中个人资料的指南》中的规定 | 第34-35页 |
·美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特色 | 第35-37页 |
·欧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特色 | 第37-38页 |
·德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特色 | 第38-39页 |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特色 | 第39-40页 |
·国外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3页 |
·个人信息保护的宪法化 | 第40-41页 |
·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模式和立法原则 | 第41页 |
·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与行政机关的义务 | 第41-42页 |
·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第6章 行政法视野中构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43-51页 |
·个人信息控制权在行政法中的引入 | 第43-45页 |
·对行政主体涉及个人信息行为的程序控制 | 第45-47页 |
·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衔接 | 第47-49页 |
·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救济制度 | 第49-5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