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导论:问题的提出与争议 | 第10-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适用中的争议 | 第11-12页 |
(三) 小结 | 第12-13页 |
二、公平责任原则概述 | 第13-18页 |
(一) 公平责任原则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公平原则的关系 | 第13-15页 |
1. 公平责任原则概念 | 第13页 |
2. 公平责任原则特征 | 第13-15页 |
3. 公平责任原则与公平原则的关系 | 第15页 |
(二) 公平责任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8页 |
1. 公平责任原则的产生 | 第15-17页 |
2. 公平责任原则的发展 | 第17-18页 |
三、公平责任原则在归责体系中的地位 | 第18-30页 |
(一) 归责体系概述 | 第18-22页 |
1. 归责原则 | 第18-19页 |
2. 我国侵权法归责体系 | 第19-22页 |
(二) 公平责任原则是独立的归责原则 | 第22-29页 |
1. 公平责任原则的争论 | 第22-24页 |
2. 公平责任原则是归责原则的依据 | 第24-27页 |
3. 公平责任原则不同于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27-29页 |
(三) 小结 | 第29-30页 |
四、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 | 第30-45页 |
(一) 适用公平责任原则考虑的要素 | 第31-37页 |
1. 无过错 | 第31-32页 |
2. 事实联系 | 第32-33页 |
3. 不适用无过错责任 | 第33页 |
4. 经济负担能力与损害程度 | 第33-35页 |
5. 公平观念 | 第35-37页 |
(二) 法律规定的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具体情形 | 第37-40页 |
1. 紧急避险 | 第37页 |
2. 有财产的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 | 第37-38页 |
3. 完全行为能力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又无过错的 | 第38页 |
4. 高楼抛物致人损害 | 第38-39页 |
5. 见义勇为 | 第39-40页 |
(三) 以案例为例具体分析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