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的嵌入式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使用价值 | 第9-10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嵌入式硬件系统与操作系统 | 第13-21页 |
·ARM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 第13-16页 |
·ARM微处理器概述 | 第13-14页 |
·ARM微处理器寄存器结构 | 第14页 |
·ARM微处理器运行模式 | 第14-15页 |
·ARM微处理器指令系统 | 第15-16页 |
·S3C2410处理器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17-20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特征分析 | 第17-18页 |
·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8-19页 |
·Linux的特点和优势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SIP协议研究分析 | 第21-38页 |
·VoIp关键技术 | 第21-26页 |
·VoIP技术概述 | 第21-22页 |
·H.323协议概述 | 第22-23页 |
·SIP协议概述 | 第23-24页 |
·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比较 | 第24-26页 |
·SIP协议构成分析 | 第26-32页 |
·SIP实体 | 第26-27页 |
·SIP协议的结构 | 第27-28页 |
·SIP消息 | 第28-31页 |
·SIP事务 | 第31-32页 |
·SIP会话过程分析 | 第32-35页 |
·SIP注册过程 | 第32-33页 |
·直接会话过程 | 第33-34页 |
·通过代理服务器会话过程 | 第34-35页 |
·SDP协议 | 第35-37页 |
·SDP协议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SDP协议的格式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嵌入式SIP终端开发平台的建立 | 第38-57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8-41页 |
·开发板的硬件构成 | 第38-40页 |
·搭建交叉开发环境 | 第40-41页 |
·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41-52页 |
·引导装载程序的移植与研究 | 第41-45页 |
·内核的配置和移植 | 第45-48页 |
·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48-52页 |
·驱动程序开发 | 第52-56页 |
·Linux系统中开发驱动程序的方法 | 第52-54页 |
·摄像头驱动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嵌入式SIP终端的实现和测试 | 第57-82页 |
·SIP终端结构设计 | 第57-58页 |
·SIP模块研究 | 第58-69页 |
·oSIP协议栈结构 | 第58页 |
·解析器模块 | 第58-60页 |
·有限状态机模块 | 第60-65页 |
·工具模块 | 第65-66页 |
·oSIP协议栈的使用 | 第66-69页 |
·网络传输模块 | 第69-70页 |
·媒体处理模块 | 第70-73页 |
·音频模块 | 第70-71页 |
·视频模块 | 第71-72页 |
·RTP模块 | 第72-73页 |
·主控模块 | 第73-75页 |
·测试环境和方案 | 第75-77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2-84页 |
·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