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李长之书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1页
第一章 李长之的书评理论第11-21页
 第一节 把握作者的本意第11-13页
  一、具有高于作者的智慧第11-12页
  二、“跳入作者的世界”第12页
  三、了解作者的社会、环境第12-13页
 第二节 保持自己的面目第13-16页
  一、坚持独立的批评精神第13-15页
  二、保持独特的批评个性第15-16页
 第三节 求真、求善、求美第16-19页
  一、“真相”与“真价”第17页
  二、善意地批评第17-18页
  三、追求艺术性第18-19页
 第四节 感情与理智兼容第19-21页
  一、“感情的批评主义第19-20页
  二、“理智的硬性”第20-21页
第二章 李长之的书评特征第21-37页
 第一节 独特的批评视角第21-25页
  一、语言文字的视角第21-23页
  二、文化背景的视角第23-25页
 第二节 整体的批评意识第25-28页
  一、对书评对象的追踪研究第25-26页
  二、对书评作品的整体观照第26-27页
  三、由内到外的整体考察第27-28页
 第三节 浓厚的文学色彩第28-32页
  一、诗性的语言第28-29页
  二、散文化的笔法第29-30页
  三、多样的修辞第30-32页
 第四节 多样的风格特色第32-37页
  一、因书而异作书评第32-33页
  二、文体多样化第33-37页
第三章 李长之的书评方法第37-44页
 第一节 比较分析批评法第37-38页
  一、横向与纵向第37-38页
  二、“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第38页
 第二节 人物传记批评法第38-41页
  一、聚焦“逸事”第39-40页
  二、人格与精神第40-41页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法第41-44页
  一、时代、社会、历史第41-42页
  二、生活、作家、作品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韩少功小说风格的转变
下一篇:论北村小说创作与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