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一、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第13-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6-30页 |
第一节 效率的内涵及分类 | 第16-20页 |
一、效率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效率的分类 | 第17-20页 |
第二节 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30页 |
一、银行效率相关研究 | 第20-25页 |
二、关于银行效率的文献评述 | 第25-26页 |
三、银行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四、关于银行影响因素的文献评述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银行效率测算的相关理论 | 第30-37页 |
第一节 银行效率的测算方法 | 第30-31页 |
一、财务指标方法 | 第30页 |
二、前沿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第31-37页 |
一、DEA模型的理论介绍 | 第31-32页 |
二、DEA模型的建立 | 第32-37页 |
第四章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上市银行效率实证分析 | 第37-59页 |
第一节 研究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建立投入与产出指标的基本原则 | 第38页 |
第三节 上市银行投入与产出的界定 | 第38-40页 |
一、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PA) | 第38-39页 |
二、中介法(Intermediation approach,IA) | 第39页 |
三、资产法(Asset approach,AA) | 第39-40页 |
第四节 上市银行效率投入产出指标的建立 | 第40-41页 |
第五节 实证分析(Ⅰ)——基于DEA的静态分析 | 第41-45页 |
第六节 实证分析(Ⅱ)——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动态分析 | 第45-51页 |
一、Malmquist指数介绍 | 第46-47页 |
二、Malmquist指数测算和分析 | 第47-51页 |
第七节 影响我国上市银行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51-59页 |
一、产权安排 | 第54-55页 |
二、上市时间 | 第55-56页 |
三、资产质量 | 第56-57页 |
四、资产配置能力 | 第57页 |
五、资产规模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9-65页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0-63页 |
一、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完善银行治理结构 | 第60-61页 |
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 第61-62页 |
三、促进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62-63页 |
四、提高上市银行资产质量 | 第63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一、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3-64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