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油菜角果重量和油菜籽性状的发育遗传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4页
1. 引言第14-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7页
   ·国内外油菜研究历程及现状第17-18页
   ·国内油菜籽品质现状和育种目标第18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与油菜籽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第18-21页
     ·油菜角果性状第18-19页
     ·油菜籽性状第19-20页
       ·千粒重第19页
       ·含油量第19-20页
       ·蛋白质含量第20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和油菜籽性状的遗传率分析第20页
     ·油菜籽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第20-21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与油菜籽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第21页
   ·作物数量性状的发育遗传研究进展第21-27页
     ·传统遗传模型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研究第23页
     ·近期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研究第23-27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7-32页
   ·田间试验及性状测定第27-32页
     ·田间试验材料第27页
     ·性状测定第27-28页
       ·含油量(%)的测定第27页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27-28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8-32页
       ·植株农艺性状统计分析方法第29页
       ·种子品质性状统计分析方法第29-30页
       ·遗传率的统计分析方法第30-31页
       ·相关性的统计分析方法第31页
       ·杂种优势的统计分析方法第31-3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2-56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重量和油菜籽品质性状遗传效应的方差分析第32-40页
     ·不同发育时期角果重量的遗传方差分析第32-33页
       ·不同发育时期角果重量的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2页
       ·不同发育时期角果重量的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2-33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的遗传方差分析第33-36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的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3-35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的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5-36页
     ·不同发育时期含油量的遗传方差分析第36-38页
       ·不同发育时刻含油量的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6-37页
       ·不同发育时期含油量的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7-38页
     ·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方差分析第38-40页
       ·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含量的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8-39页
       ·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含量的条件遗传方差分析第39-40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重量和油菜籽性状的遗传率分析第40-43页
     ·角果重量在不同发育时刻的遗传率分析第40-41页
     ·千粒重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率分析第41-42页
     ·含油量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率分析第42页
     ·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遗传率分析第42-43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重量与油菜籽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43-50页
     ·同一品质性状不同发育时刻的相关性分析第43-47页
       ·角果重量不同发育时刻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千粒重不同发育时刻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含油量不同发育时刻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蛋白质含量不同发育时刻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不同油菜籽性状间不同发育时刻的相关性分析第47-50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与含油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与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不同发育时期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和油菜籽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第50-56页
     ·不同发育时期甘蓝型油菜角果重量的杂种优势分析第50-51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的杂种优势分析第51-53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的种子和母体杂种优势分析第51-52页
       ·不同发育时期千粒重的细胞质遗传效应预测值第52-53页
     ·不同发育时期含油量的杂种优势分析第53-54页
       ·不同发育时期含油量的种子和母体杂种优势分析第53页
       ·不同发育时期含油量的细胞质遗传效应预测值第53-54页
     ·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第54-56页
       ·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含量的种子和母体杂种优势分析第54-55页
       ·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含量的细胞质遗传效应预测值第55-56页
5. 讨论第56-60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与油菜籽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第56-57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和油菜籽性状发育遗传研究的意义第57-58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和油菜籽性状的遗传率分析第58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与油菜籽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58-59页
     ·同一品质性状不同发育时刻的相关性分析第58-59页
     ·甘蓝型油菜籽性状间不同发育时刻的相关性分析第59页
   ·甘蓝型油菜角果和油菜籽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第59-60页
6. 参考文献第60-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特性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的影响
下一篇:高温胁迫对早籼稻胚乳灌浆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