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主要特性及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与P素组成的影响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2页
   ·植酸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第11-13页
     ·植酸的理化性质第11-12页
     ·植酸的生理作用第12-13页
   ·植酸的生物合成第13-14页
   ·植酸的营养分析与环境污染问题第14-18页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第14页
     ·植酸的有益营养作用第14-16页
     ·植酸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第16-18页
   ·影响作物植酸含量的环境因子第18-19页
   ·低植酸作物研究进展第19-21页
     ·低植酸突变体的培育第19页
     ·低植酸突变的机理第19-20页
     ·培育作物低植酸突变体的意义第20-21页
     ·低植酸突变体的农艺性状第21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试验设计第22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25页
     ·株高的动态观察第22-23页
     ·生育期的观测第23页
     ·SPAD值测定第23页
     ·光合速率测定第23页
     ·植酸含量测定第23-24页
     ·总磷含量测定第24页
     ·无机磷含量测定第24-25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51页
   ·低植酸玉米的生物学特性第26-30页
     ·生育期第26页
     ·株高第26-27页
     ·叶片SPAD值第27-28页
     ·棒三叶光合速率第28-30页
   ·N素水平对植酸含量的影响第30-32页
     ·N素水平对玉米各器官植酸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不同时期玉米籽粒与苞叶植酸含量的变化第31-32页
   ·N素水平对成熟期玉米不同部位植酸含量的影响第32-36页
     ·对不同部位叶片植酸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对不同部位叶鞘植酸含量的影响第33-35页
     ·对不同部位茎植酸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N素水平对玉米不同器官P素组成的影响第36-51页
     ·N素水平对玉米籽粒P素组成的影响第36-37页
     ·N素水平对玉米叶片P素组成的影响第37-41页
     ·N素水平对玉米叶鞘P素组成的影响第41-45页
     ·N素水平对玉米茎P素组成的影响第45-49页
     ·N素水平对玉米苞叶P素组成的影响第49-51页
4. 讨论与小结第51-54页
   ·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第51页
   ·植酸含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第51-52页
   ·N素对玉米植酸含量的效应第52页
   ·低植酸玉米P素组成的变化及N素水平的效应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生绿肥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油菜角果重量和油菜籽性状的发育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