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实地调查研究--基于昆明市问卷调查的数据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13页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意义第12-13页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实意义第13页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第13-18页
     ·研究思路第13-14页
     ·数据来源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30页
   ·基本概念辨析第18-20页
   ·西方就业理论的综述第20-24页
     ·传统的就业理论第20-21页
     ·凯恩斯的失业、就业理论第21页
     ·现代的就业理论第21-24页
   ·国内相关研究的综述第24-27页
     ·教育过度理论第25页
     ·就业观念不正确理论第25-26页
     ·就业过程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6页
     ·知识性失业理论第26-27页
   ·相关文献研究对本文的启示第27-30页
3 昆明市扩招以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第30-66页
   ·抽样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地调查第30-32页
     ·问卷调查法的选择第30-31页
     ·问卷的结构设计第31页
     ·问卷的实地调查第31-32页
   ·昆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第32-55页
     ·昆明市待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分析第32-34页
     ·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第34-43页
     ·待就业毕业生的现状分析第43-48页
     ·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数据分析第48-55页
   ·昆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的定性描述与分析第55-66页
     ·待就业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对社会的消极影响第55-56页
     ·具有就业优势的高校毕业生也要面临难就业的窘境第56-57页
     ·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第57-58页
     ·毕业生就业软环境不佳第58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过于保守第58-59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后移倾向突出第59-60页
     ·结构性就业困难是就业难的关键第60页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训工作亟待开展第60-61页
     ·就业市场的不完善第61页
     ·法制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第61-62页
     ·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第62页
     ·收益期望值制约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第62-63页
     ·性别歧视困扰高校女毕业生第63页
     ·就业政策对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照顾不足第63-66页
4 研究结论和对策第66-78页
   ·主要结论第66-67页
     ·高校毕业生总量不足和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并存第66页
     ·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招聘会的监管乏力第66页
     ·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第66-67页
     ·就业主管部门的调控力度偏弱第67页
   ·对策建议第67-78页
     ·完善人才市场的建设第68-70页
     ·建立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第70-71页
     ·鼓励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第71-72页
     ·配合立法机关做好完善就业法案体系的立法调整工作第72-73页
     ·促进高校与人才市场的衔接第73页
     ·调整市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适应市场第73-75页
     ·促进第三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第75页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第75-76页
     ·援助弱势群体就业第76-78页
5 结论性评述第78-80页
   ·本研究的体会第78页
   ·本文研究的不足第78-79页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利性大学的研究与借鉴
下一篇:混合流程作业调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