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22家私营企业为例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9页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建立的实践与借鉴 | 第19-23页 |
一、 美国:自由多元化的劳资关系 | 第19-20页 |
二、 日本:家族式的劳资关系 | 第20页 |
三、 德国:协议自治式的劳资关系 | 第20-21页 |
四、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建立的经验借鉴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状况及其实质 | 第23-42页 |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二、 劳资关系现状描述与分析 | 第25-36页 |
三、 劳资关系的实质:合作与冲突 | 第36-42页 |
第四章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42-48页 |
一、 劳动者方面:居于劳资关系的弱势地位 | 第42-43页 |
二、 企业方面:资本带来的强势地位 | 第43-44页 |
三、 政府方面:干预力不强 | 第44-46页 |
四、 工会组织方面:力量过于薄弱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基本途径 | 第48-63页 |
一、 提高劳动者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 | 第48-49页 |
二、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 第49-54页 |
三、 加强政府的管理责任 | 第54-58页 |
四、 发挥工会的协调作用 | 第58-60页 |
五、 完善三方协商机制 | 第60-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