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追寻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之新理论--以反身法、审议民主和风险社会为理论视角

内容提要第1-8页
导论第8-15页
 一、论题的提出第8-10页
 二、论题的限定和意义第10-13页
 三、论述的方法和框架第13-15页
第一章 当前的两种中国环境法律发展方案第15-62页
 一、“环境管制和环境民主双轮模式”方案及其分析第15-32页
  (一) 对环境管制若干制度的分析第15-22页
  (二) 对环境民主若干制度的分析第22-27页
  (三) 对“环境管制和环境民主互动”的分析第27-32页
 二、“反思型环境法”方案及其分析第32-62页
  (一) 对“反思型环境法”概念的分析第33-48页
  (二) 对“协商式环境民主”概念的分析第48-62页
第二章 中国复杂社会背景下环境法律发展的两个悖论第62-89页
 一、中国复杂社会背景第63-78页
  (一) 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第64-67页
  (二) 工业社会、风险社会与生态社会第67-71页
  (三) 断裂社会与和谐社会第71-78页
 二、环境法律发展的两个悖论第78-89页
  (一) 环境法律猛增和环境危机频发之间的悖论第78-84页
  (二) 环境保护国家化和风险承担个体化之间的悖论第84-89页
第三章 风险社会理论与学习型理性第89-119页
 一、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第89-102页
  (一) Individualization 和 Reflexivity第89-95页
  (二)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和危害的社会爆炸性第95-98页
  (三) 亚政治和生态民主第98-102页
 二、卢曼的风险社会理论第102-112页
  (一) 社会系统一般理论第103-106页
  (二) 复杂性和偶然社会第106-108页
  (三) 对风险议题的社会理论解释第108-112页
 三、学习型理性第112-119页
  (一) 对风险社会理论的评析第112-115页
  (二) 学习型理性的建构第115-119页
第四章 中国环境法律发展的一种新理论第119-145页
 一、程序技术法律理论第119-132页
  (一) 对西方法律演化理论的扬弃第119-124页
  (二) 程序技术法律理论的要素第124-130页
  (三) 程序技术法律家的中介作用第130-132页
 二、学习型理性与公共话语第132-145页
  (一) 学习型理性在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中的引导功能第132-140页
  (二) 公共话语在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中的媒介功能第140-145页
结语第145-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67-168页
论文摘要第168-172页
Abstract第172-178页
后记第178-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解纷机制研究
下一篇:社会中介组织及其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