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2页 |
1.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概况 | 第15-28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质谱原理和仪器方法 | 第16-21页 |
·蛋白质组学的新课题及对生物学的贡献 | 第21-28页 |
2.蛋白质组学酶解技术的发展 | 第28-34页 |
·酶反应器的发展 | 第28-33页 |
·促进酶解的物理化学方法 | 第33-34页 |
3.蛋白质组学中的富集技术 | 第34-37页 |
·基于亲和作用的富集技术 | 第35-36页 |
·基于化学反应的技术 | 第36-37页 |
·基于被富集组份的特有物理化学性质的技术 | 第37页 |
4.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7-38页 |
5.参考文献 | 第38-52页 |
第二章 胰蛋白酶在聚苯胺/Fe_3O_4/碳纳米管复合物中的固定及其酶解应用 | 第52-69页 |
1.引言 | 第52-55页 |
·发展酶解技术的必要性 | 第52-53页 |
·作为先进材料的聚苯胺和碳纳米管 | 第53-55页 |
2.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试剂 | 第55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55页 |
·胰酶在复合物(PA/Fe_3O_4/CNT)上的固定 | 第55-56页 |
·蛋白酶解 | 第56页 |
·质谱(MALDI-TOF-MS)检测与数据分析 | 第56-57页 |
3.结果和讨论 | 第57-63页 |
·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60页 |
·使用复合物进行酶解 | 第60-63页 |
4.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第三章 纤维内芯高效酶解器 | 第69-77页 |
1.引言 | 第69页 |
2.实验部分 | 第69-71页 |
·试剂 | 第69-70页 |
·在玻璃纤维上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固定胰蛋白酶 | 第70页 |
·纤维内芯酶反应器的酶解 | 第70页 |
·MALDI-TOF质谱检测和数据检索 | 第70-71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71-74页 |
·胰蛋白酶在玻璃纤维表面的固定 | 第71-72页 |
·纤维内芯酶反应器的酶解测试 | 第72-74页 |
·玻璃纤维核心固定化酶反应器的优势 | 第74页 |
4.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四章 交变电场对用于肽谱分析的酶解的加速作用 | 第77-97页 |
1.引言 | 第77-78页 |
2.实验部分 | 第78-80页 |
·试剂和溶液 | 第78页 |
·交变电场辅助酶解 | 第78-79页 |
·AC电压的优化 | 第79页 |
·酶解时间的优化 | 第79页 |
·人类血清SDS-PAGE分离 | 第79页 |
·AEF辅助胶内酶解 | 第79页 |
·质谱分析 | 第79-80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80-91页 |
·交变电场(AEF)辅助酶解的可行性与效果 | 第80-84页 |
·不同电压对交变电场辅助酶解方法的影响 | 第84-86页 |
·酶解时间对交变电场辅助酶解方法的影响 | 第86-87页 |
·较低浓度蛋白质的交变电场辅助酶解 | 第87-88页 |
·方法的重复性 | 第88-91页 |
·方法对复杂蛋白质样品的酶解 | 第91页 |
4.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5.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第五章 交变电场辅助靶上酶解 | 第97-107页 |
1.引言 | 第97-98页 |
2.实验部分 | 第98-99页 |
·试剂和溶液 | 第98页 |
·交变电场辅助靶上酶解 | 第98-99页 |
·质谱分析 | 第99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99-105页 |
·交变电流(AC)辅助靶上酶解的效果 | 第99-104页 |
·不同电压峰值和酶解时间对靶上酶解的影响 | 第104页 |
·本靶上酶解方法的重复性 | 第104页 |
·AC辅助酶解的机理探讨 | 第104-105页 |
·AC辅助靶上酶解的其他反应 | 第105页 |
4.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5.参考文献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红外辅助酶解 | 第107-133页 |
第一节 红外辐照对胰蛋白酶溶液酶解的促进作用 | 第107-119页 |
1.引言 | 第107-108页 |
2.实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试剂 | 第108页 |
·红外辅助酶解装置 | 第108页 |
·红外辅助酶解 | 第108-109页 |
·MALDI-TOF MS实验 | 第109页 |
3.结果及讨论 | 第109-116页 |
·通过IR辅助胰酶酶解得到的肽指纹图谱(PMF) | 第110-111页 |
·作为对照的传统酶解 | 第111-112页 |
·酶解时间对红外辅助酶解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红外辅助酶解的重现性 | 第114-115页 |
·红外线辐照对酶解促进的作用机理 | 第115-116页 |
4.小结 | 第116页 |
5.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第二节 红外辐射辅助糜蛋白酶(Chymotrypsin)的高效酶解 | 第119-133页 |
1.引言 | 第119页 |
2.实验部分 | 第119-120页 |
·试剂与溶液 | 第119页 |
·红外辅助酶解系统 | 第119页 |
·红外辅助酶解 | 第119-120页 |
·酶解时间的优化 | 第120页 |
·MALDI-TOF-MS分析 | 第120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120-131页 |
·红外辅助糜蛋白酶酶解(5min)与传统溶液酶解方法(5min及12h)的比较 | 第120-124页 |
·红外辅助糜蛋白酶酶解对较低浓度蛋白质的酶解 | 第124页 |
·酶解时间对红外辅助糜蛋白酶酶解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方法的重复性 | 第125页 |
·复杂样品的酶解 | 第125-126页 |
·红外辅助对糜蛋白酶酶解的促进机理 | 第126-131页 |
4.小结 | 第131-132页 |
5.参考文献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红外辅助MALDI靶上酶解 | 第133-154页 |
1.引言 | 第133-134页 |
2.实验部分 | 第134-136页 |
·溶液和试剂 | 第134页 |
·红外辅助靶上酶解系统 | 第134页 |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 第134-135页 |
·红外辅助的蛋白质靶上酶解 | 第135页 |
·MALDI靶板温度的测量 | 第135页 |
·紫外辅助靶上蛋白酶解 | 第135-136页 |
·MALDI-TOF-MS分析 | 第136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136-150页 |
·红外辅助靶上酶解的可行性和效果 | 第136-138页 |
·较低浓度蛋白质的靶上酶解 | 第138-140页 |
·蛋白质的还原以及烷基化对于红外辅助靶上酶解的影响 | 第140-144页 |
·红外辅助靶上酶解的点到点重现性 | 第144页 |
·MALDI靶板在红外线辐照下的温度变化 | 第144-146页 |
·用红外辅助酶解方法酶解复杂蛋白质样品 | 第146-149页 |
·紫外线对靶上胰酶酶解-MALDI-TOF分析的作用 | 第149-150页 |
4.本章小结 | 第150-151页 |
5.参考文献 | 第151-154页 |
第八章 表面固定金属离子的磁性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蛋白酶解产物磷酸化多肽富集中的应用 | 第154-164页 |
1.引言 | 第154-15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55-157页 |
·试剂 | 第155页 |
·表面氨基修饰的Fe_3O_4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155页 |
·表面固定金属离子的氨基Fe_3O_4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155-156页 |
·蛋白质溶液的酶解 | 第156页 |
·表面固定金属离子Fe_3O_4磁性微球材料用于富集磷酸化肽段 | 第156页 |
·MALDI-TOF-MS的检测 | 第156-15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57-161页 |
·表面固定金属离子Fe_3O_4@SiO_2磁性微球材料的特性表征 | 第157页 |
·固定不同金属离子的磁性纳米材料用于磷酸化肽段富集 | 第157-159页 |
·对Fe(Ⅲ)-p@Fe_3O_4富集磷酸化多肽能力的进一步考察 | 第159-161页 |
4.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5.参考文献 | 第162-16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64-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