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视频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2-13页 |
·论文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2. 基于典型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研究 | 第15-25页 |
·网络视频的特点 | 第15-16页 |
·视频会议系统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 第16-18页 |
·局域网中点对点模式的视频会议系统 | 第18-21页 |
·点对点模式的视频会议系统总体结构 | 第18-19页 |
·点对点模式的视频会议系统各部分模块的功能 | 第19-21页 |
·Internet 网络中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视频会议系统 | 第21-24页 |
·Internet 实时视频传输性能要求 | 第21-22页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视频会议系统总体结构 | 第22-23页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具体实现 | 第23-24页 |
·两类视频会议系统的比较 | 第24-25页 |
3. 视频会议图像获取技术研究 | 第25-33页 |
·视频图像获取的主要方法 | 第25-26页 |
·视频图像获取的实现方案 | 第26-27页 |
·视频图像获取的硬件设备 | 第27-33页 |
·图像采样 | 第27-28页 |
·图像量化 | 第28-29页 |
·视频采集卡及其工作过程 | 第29-30页 |
·数字摄像头及其工作过程 | 第30-33页 |
4. 视频会议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 第33-61页 |
·图像处理发展概况 | 第33-35页 |
·图像处理系统 | 第35-37页 |
·图像处理硬件系统 | 第35-37页 |
·图像处理软件系统 | 第37页 |
·视频图像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37-44页 |
·常用的各类视频格式简介 | 第37-40页 |
·RGB 与YUV 4:2:0 视频图像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40-41页 |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常用各类视频文件格式之间转换前后文件大小的对比 | 第43-44页 |
·视频图像数据压缩编码 | 第44-61页 |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的研究发展综述 | 第44-46页 |
·图像数据压缩的必要性 | 第46-48页 |
·图像数据压缩的可能性 | 第48-49页 |
·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效率的评价 | 第49-50页 |
·图像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 | 第50-52页 |
·统计编码中的哈夫曼编码 | 第52-53页 |
·哈夫曼编码仿真实验 | 第53-54页 |
·变换编码中的离散余弦变换(DCT) | 第54-56页 |
·DCT 变换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5. 视频图像压缩标准—H.264 | 第61-90页 |
·视频图像压缩标准发展历史 | 第61-62页 |
·H.264 标准概述 | 第62-66页 |
·H.264 标准的提出 | 第62-64页 |
·H.264 标准的应用领域 | 第64-65页 |
·H.264 标准的特点和技术性能 | 第65-66页 |
·H.264 的编解码原理 | 第66-71页 |
·H.264 支持的框架 | 第66-68页 |
·H.264 的语法结构 | 第68-69页 |
·H.264 的编解码器结构 | 第69-71页 |
·H.264 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71-84页 |
·编码器的设计 | 第71-72页 |
·编码器采用的关键技术 | 第72-81页 |
·编码器中包含的主要文件 | 第81页 |
·编码器初始化设置 | 第81-82页 |
·编码器的编码模块 | 第82-84页 |
·编码器测试 | 第84-90页 |
·编码器测试环境 | 第84页 |
·编码器测试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84-90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