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中国论文

吕夏卿与《唐书直笔》

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绪论第7-13页
 一 一位典型的北宋中期学者第7-9页
 二 吕夏卿史学研究的状况第9-11页
 三 本文研究的旨趣和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吕夏卿及其生活的时代第13-25页
 一 吕夏卿的生平及其家世第13-20页
  (一) 吕夏卿的生卒年考第13-14页
  (二) 吕夏卿的家世第14-17页
  (三) 吕夏卿的主要社会关系第17-20页
 二 仁宗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吕夏卿史学意识第20-25页
  (一) 社会的文化氛围与吕夏卿自觉的历史意识第20-22页
  (二) 北宋中期的政治状况与吕夏卿的忧患意识第22-25页
第二章 吕夏卿参编《新唐书》第25-40页
 一 《新唐书》的编撰与吕夏卿入局第25-29页
  (一) 《新唐书》的编撰背景第25-26页
  (二) 吕夏卿入局的情况第26-29页
 二 吕夏卿在书局中的主要活动第29-32页
  (一) 搜集史料编修故事第29-30页
  (二) 讨论书法制订义例第30-31页
  (三) 撰写赞序创立诸表第31-32页
 三 吕夏卿创立《新唐书》世系诸《表》第32-40页
  (一) 吕夏卿创立《新唐书》世系《表》第33-36页
  (二) 吕夏卿作《宰相表》第36-38页
  (三) 《新唐书》世系诸《表》的影响第38-40页
第三章 《唐书直笔》与《新唐书》的书法(上)第40-52页
 一 《唐书直笔》是怎样的一部书第40-43页
 二 关于《新唐书》的书法问题第43-52页
  (一) 《新唐书》书法问题的表现第43-46页
  (二) 《新唐书》书法问题的原因探析第46-52页
第四章 《唐书直笔》与《新唐书》的书法(下)第52-65页
 一 《唐书直笔》对《新唐书》书法问题的批评第52-57页
  (一) 对本纪书法不统一的批评第52-54页
  (二) 对史料取舍标准的批评第54-56页
  (三) 对列传编次和立目的批评第56-57页
 二 欧阳修不采纳《唐书直笔》书法的原因第57-62页
  (一) 对“春秋笔法”理解上的不同第58-60页
  (二) 在历史观方面的分歧第60-62页
 三 《唐书直笔》对《新唐书》的影响第62-65页
第五章 吕夏卿的史学特色第65-79页
 一 吕夏卿的史学思想第65-71页
  (一) 直笔书法第65-67页
  (二) 正统观念第67-69页
  (三) 民族思想第69-71页
 二 吕夏卿的历史编纂法第71-75页
  (一) 讲究春秋笔法强调一字褒贬第71-73页
  (二) 重视史料搜集主张创新体例第73页
  (三) 既重褒贬又重史实第73-75页
 三 吕夏卿的考史方法第75-79页
简短的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 吕夏卿生平大事年表第85-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乾嘉时期的《晋书》研究
下一篇:大运河与济宁城市审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