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41页 |
·光催化反应研究概述 | 第11-19页 |
·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2-13页 |
·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3-15页 |
·光催化自由基反应机理 | 第15-16页 |
·光催化应用范围 | 第16-18页 |
·光催化反应装置 | 第18-19页 |
·温室效应及温室气体 | 第19-22页 |
·温室效应 | 第20页 |
·温室气体及其贡献 | 第20-21页 |
·温室效应对策 | 第21-22页 |
·CO_2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二氧化碳的结构和性质 | 第22-23页 |
·二氧化碳资源化的意义 | 第23页 |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 | 第23-27页 |
·我国二氧化碳利用现状 | 第27页 |
·CO_2光催化还原研究进展 | 第27-39页 |
·TiO_2光催化剂 | 第29页 |
·金属添加改性TiO_2光催化剂 | 第29-31页 |
·复合催化剂 | 第31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31-32页 |
·二氧化钦表面的超强酸化 | 第32-33页 |
·CO_2光催化还原反应 | 第33-34页 |
·CO_2光催化还原反应影响因素 | 第34-39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39-41页 |
·选题 | 第39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39-41页 |
第二章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59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41-44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41-42页 |
·水热法 | 第42页 |
·热水解法 | 第42-43页 |
·微乳胶法 | 第43页 |
·液相沉积法 | 第43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43-44页 |
·改良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光催化剂 | 第44-49页 |
·试验原理 | 第44-45页 |
·药品与仪器 | 第45-46页 |
·主要影响因素和工艺条件选择 | 第46-48页 |
·TiO_2的制备 | 第48-49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9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9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9-51页 |
·比表面积测定(BET) | 第51页 |
·固体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51-52页 |
·热重及热差分析(TG/DTG/DSC) | 第52-53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X射线能谱分析 | 第53-55页 |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电子衍射分析 | 第55-57页 |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表征 | 第57-59页 |
第三章 纳米 TiO_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59-85页 |
·试验原理 | 第59-61页 |
·金属粒子掺杂 | 第59-60页 |
·复合半导体 | 第60-6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试验部分 | 第62-63页 |
·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63页 |
·主要影响因素和工艺条件选择 | 第63页 |
·掺杂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63-85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63-65页 |
·比表面积测定(BET) | 第65-66页 |
·固体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66-68页 |
·热重及热差分析(TG/DTG/DSC) | 第68-71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X射线能谱分析 | 第71-77页 |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电子衍射分析 | 第77-81页 |
·紫外一可见光漫反射(UV-Vis)表征 | 第81-82页 |
·荧光光谱分析(PL) | 第82-85页 |
第四章 纳米TiO_2及其改性光催化剂催化还原性能的研究 | 第85-95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 | 第85-86页 |
·CO_2光催化还原反应装置 | 第85页 |
·CO_2光催化还原反应体系 | 第85页 |
·CO_2光催化还原反应过程 | 第85-86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86-89页 |
·不同负载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86-88页 |
·前躯体加入时间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88-89页 |
·不同催化材料催化效果的比较 | 第89-95页 |
·金属改性催化材料 | 第89-90页 |
·稀土金属改性催化材料 | 第90-92页 |
·复合催化剂(SiO_2/TiO_2) | 第92-93页 |
·催化活性评价结果 | 第93-95页 |
第五章 纳米TiO_2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条件 | 第95-103页 |
·电子“牺牲剂”对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95-96页 |
·光催化体系中碱浓度对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96-97页 |
·光照波长对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97页 |
·催化剂加入量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97-98页 |
·光催化体系温度对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98-99页 |
·CO_2体积流量对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99页 |
·反应时间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99-100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00-103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0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2页 |
·最优工艺条件确定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光催化还原CO_2制备甲醇动力学研究 | 第103-107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07-109页 |
·实验结果回顾 | 第107-108页 |
·建议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