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心痛宁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临床研究第8-22页
 一、研究目的第8页
 二、研究对象第8页
 三、研究标准第8-11页
  (一) 西医诊断标准第8-9页
  (二) 中医诊断标准第9页
  (三) 证型诊断第9页
  (四) 胸痹轻重分级标准第9页
  (五) 症状、分级评分标准第9-11页
  (六) 纳入病例标准第11页
  (七) 排除病例标准第11页
 四、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分组方法第11-12页
  (二) 治疗方法第12页
  (三) 药物制备第12页
 五、观测指标第12-13页
  (一) 安全性监测第12页
  (二) 疗效性观测第12-13页
 六、疗效判定标准第13-14页
  (一) 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第13页
  (二) 中医证候总疗效判断第13页
  (三)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第13-14页
  (四) 综合疗效标准第14页
  (五) 硝酸甘油停减率第14页
 七、统计学处理方法第14页
 八、临床资料分析第14-22页
  (一) 一般数据分析第14-16页
  (二) 疗效分析第16-20页
  (三) 安全性监测第20-22页
讨论第22-35页
 一、祖国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第22-28页
  (一) 对稳定型心绞痛病名的认识第22-23页
  (二) 对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3-27页
  (三) 对稳定型心绞痛主要证候的认识第27页
  (四) 对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认识第27-28页
  (五) 结语第28页
 二、现代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制的认识第28-30页
  (一) 产生心脏疼痛的原因第29页
  (二) 疼痛的传入途径及其特点第29-30页
  (三)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第30页
 三、心痛宁颗粒的组方依据第30-31页
  (一) 方药组成第30页
  (二) 方药分析第30-31页
  (三) 用药特色第31页
 四、心痛宁颗粒的现代药理研究第31-32页
 五、心痛宁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理第32页
 六、心痛宁颗粒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第32-34页
  (一) 心绞痛疗效第32页
  (二) 中医症侯疗效第32-33页
  (三) 心电图疗效第33页
  (四) 综合疗效第33页
  (五) 硝酸甘油停减率比较第33页
  (六) 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比较第33页
  (七) 安全性评价第33-34页
 七、结论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综述第38-48页
附录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除痹舒筋汤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抑郁、焦虑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从标本论治心肌梗死后心绞痛阳气虚衰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