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对优秀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神经肌肉功能改善的效果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膝关节损伤的流行病学 | 第12-15页 |
·膝关节损伤机理 | 第15-17页 |
·膝关节损伤的解剖学因素 | 第15页 |
·膝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因素 | 第15-17页 |
·膝关节损伤后的病理 | 第17-19页 |
·软组织损伤后的病理概述 | 第17-18页 |
·韧带损伤后的病理 | 第18页 |
·半月板损伤后的病理 | 第18-19页 |
·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 | 第19-27页 |
·膝关节康复的常用方法 | 第19-21页 |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后的康复 | 第21-26页 |
·膝关节侧副韧带重建后的康复 | 第26页 |
·膝关节半月板手术后的康复 | 第26-27页 |
·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评定 | 第27-30页 |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 第27-28页 |
·肌肉力量的评定 | 第28-29页 |
·本体感觉的评定 | 第29页 |
·平衡能力的评定 | 第29-30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0-44页 |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44页 |
·功能测评 | 第31-36页 |
·康复训练 | 第36-44页 |
·数理统计 | 第44页 |
4 结果 | 第44-54页 |
·关节活动度 | 第44-46页 |
·手法检查 | 第46页 |
·肌肉力量 | 第46-50页 |
·峰力矩 | 第48页 |
·单位体重峰力矩 | 第48页 |
·总功 | 第48-49页 |
·屈伸肌比 | 第49页 |
·平均功率 | 第49页 |
·疲劳指数 | 第49-50页 |
·4s等长力量 | 第50页 |
·平衡能力 | 第50-51页 |
·协调能力 | 第51-52页 |
·本体感觉 | 第52-53页 |
·反应能力 | 第53页 |
·部分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53-54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54-61页 |
·关节活动度 | 第54-55页 |
·肌肉力量 | 第55-57页 |
·最大力量和相对力量 | 第55-56页 |
·爆发力 | 第56页 |
·肌耐力 | 第56页 |
·屈伸肌比 | 第56-57页 |
·平衡能力 | 第57-58页 |
·协调能力 | 第58-59页 |
·本体感觉 | 第59页 |
·反应能力 | 第59-61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建议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