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第15-61页
   ·燃料电池简介第16-18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8-26页
     ·SOFC 工作原理第18-20页
     ·SOFC 电池性能第20-26页
       ·SOFC理论电动势第20-21页
       ·SOFC开路电压第21-22页
       ·SOFC的极化损失第22-25页
       ·SOFC的典型Ⅰ-Ⅴ曲线第25-26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第26-45页
     ·电解质材料第27-34页
       ·ZrO_2基电解质第28-30页
       ·CeO_2基电解质第30-32页
       ·LaGaO_3基电解质第32-34页
     ·阴极材料第34-39页
       ·电子导体阴极第35-36页
       ·混合离子电子导体(MEIC)阴极第36-38页
       ·复合阴极第38页
       ·其他阴极材料第38-39页
     ·阳极材料第39-44页
     ·连接材料及密封材料第44-45页
   ·SOFC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45-50页
     ·SOFC国内外发展现状第45-46页
     ·SOFC的发展趋势第46-50页
       ·操作温度的中、低温化第46-47页
       ·电池构型的转变第47-49页
       ·燃料的多样化第49-50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1页
第二章 阴极氧还原过程及表征技术第61-80页
   ·阴极氧还原反应路径第61-63页
   ·阴极理论模型第63-70页
     ·渗流理论第63-64页
     ·连续理论模型第64-70页
   ·交流阻抗谱技术概述第70-73页
   ·恒流源电流中断技术第73-77页
 本章小结第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第三章 K_2NiF_4型阴极材料La_(2-x)Sr_xCo_(0.8)Ni_(0.2)O_(4+δ)的制备和表征第80-91页
   ·前言第80-81页
   ·实验方法第81-84页
     ·实验步骤第81-84页
       ·粉体制备第81-82页
       ·阴极对称电池的制备第82-83页
       ·单电池的制备第83-84页
     ·对称电池及单电池的表征第84页
   ·结果和讨论第84-88页
     ·Sr掺杂量对复合电极性能的影响第84-86页
     ·电流活化对复合电极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电池长期性能的表征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77页
 参考文献第77-91页
第四章 离子浸渍法制备的LSC-SDC复合阴极的相关研究第91-111页
   ·前言第91-93页
   ·浸渍的LSC-SDC复合阴极的制备第93-95页
   ·浸渍的LSC-SDC复合阴极的优化第95-98页
     ·LSC浸渍含量的优化第96-97页
     ·LSC颗粒焙烧温度的优化第97-98页
   ·浸渍的LSC-SDC对称阴极的性能表征第98-102页
     ·LSC-SDC浸渍阴极的热抗震性和长期稳定性第98-100页
     ·LSC-SDC浸渍阴极的电极活性第100-102页
   ·以浸渍LSC-SDC为阴极的单电池的性能表征第102-107页
     ·浸渍的LSC-SDC/GDC/NiO-SDC单电池的制备第102-103页
     ·浸渍的LSC-SDC/GDC/NiO-SDC单电池的长期稳定性第103-105页
     ·浸渍的LSC-SDC/GDC/NiO-SDC单电池的热抗震性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第五章 纳米网状SSC-SDC复合阴极的制备和表征第111-125页
   ·前言第111-112页
   ·实验步骤第112-115页
     ·粉体制备第112页
     ·阳极衬底的制备第112-113页
     ·电解质膜的沉积第113-114页
     ·阴极骨架的制备第114页
     ·阴极颗粒纳米网络状的制备第114页
     ·单电池表征第114-115页
   ·结果与讨论第115-122页
     ·纳米网络状的微结构第115-116页
     ·纳米网状结构的形成过程第116-118页
     ·单电池性能第118-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基高温超导体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新材料的合成和输运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相关研究--电极合成、性能改善、新材料探索及其充放电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