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回顾 | 第12-15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工程建设联合体概述 | 第16-23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的界定 | 第16-17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 | 第16页 |
·国际工程承包联营体 | 第16-17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的特点 | 第17-18页 |
·联合体的优点 | 第17-18页 |
·联合体的缺点 | 第18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的主要类型 | 第18-22页 |
·合同型联合体 | 第18-19页 |
·合伙型联合体 | 第19-20页 |
·法人型联合体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际工程建设联合体的两种模式以及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35页 |
·国际工程新型项目管理模式-Partnering和Alliancing | 第23-29页 |
·Partnering模式概述 | 第23-27页 |
·Alliancing模式概述 | 第27-29页 |
·新形势下联合体发展趋势及合作模式的演变 | 第29-32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发展趋势 | 第30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合作模式的演变 | 第30-32页 |
·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的对策与建议 | 第35-52页 |
·完善我国工程建设联合体的内部管理 | 第35-39页 |
·明确内部管理的原则 | 第35-36页 |
·联合体内部设备资源管理 | 第36-37页 |
·联合体内部材料资源管理 | 第37页 |
·联营体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管理 | 第37-39页 |
·加强工程建设联合体的风险管理 | 第39-44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存在的风险因素 | 第40页 |
·工程建设联合体风险管理的措施 | 第40-44页 |
·构建工程建设联合体的内部企业文化 | 第44-46页 |
·确立我国建筑企业应对新形势的发展策略 | 第46-49页 |
·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联合体 | 第46页 |
·借鉴国外大建筑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 第46-48页 |
·新形势下的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 | 第48-49页 |
·案例分析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