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相关概念的厘清 | 第8-12页 |
(一) 侵权与犯罪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二) 民事侵权与刑事侵权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三) 民事共同侵权与刑事共同侵权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二 民事共同侵权与刑事共同侵权之立法目的 | 第12-18页 |
(一) 民事侵权与刑事侵权的责任性质不同 | 第13-14页 |
(二) 民事侵权与刑事侵权的归责基础不同 | 第14-16页 |
(三) 民事侵权与刑事侵权的责任形式不同 | 第16-18页 |
三 民事共同侵权与刑事共同侵权之本质 | 第18-32页 |
(一) 民事共同侵权之"共同性" | 第18-22页 |
1、主观说(意思联络说、共同过错说和共同认识说) | 第18-20页 |
2、客观说(共同行为说、关联共同说和结果共同说) | 第20-21页 |
3、折中说 | 第21-22页 |
(二) 刑事共同侵权之"共同性" | 第22-25页 |
1、犯罪共同说 | 第22-23页 |
2、行为共同说 | 第23-24页 |
3、我国学者主要立场:主客观统一说和部分犯罪共同说 | 第24-25页 |
(三) 本文观点:关联共同说与部分犯罪共同说 | 第25-32页 |
1、从二者分别在侵权法与刑法中设立之目的来考量 | 第25-28页 |
2、从国内外相关立法、判例及学说来考量 | 第28-32页 |
四 民事共同侵权与刑事共同侵权之构成 | 第32-42页 |
(一) 客体 | 第32-34页 |
(二) 客观方面 | 第34-38页 |
1、行为 | 第34-36页 |
2、损害结果 | 第36页 |
3、因果关系 | 第36-38页 |
(二) 主体 | 第38-40页 |
1、责任年龄 | 第38-39页 |
2、身份 | 第39页 |
3、形式 | 第39-40页 |
(三) 主观方面 | 第40-42页 |
五 民事共同侵权与刑事共同侵权之责任承担 | 第42-48页 |
(一) 从连带责任在刑民法中规定的内涵来看 | 第42-43页 |
(二) 从二者中加害人责任承担的标准来看 | 第43-45页 |
(三) 从二者中责任承担的主体来看 | 第45-46页 |
(四) 从二者的责任形式、强制程度及财产归宿来看 | 第46页 |
(五) 从二者追究责任的方式及免责事由来看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