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司法实例引出的知识产权陷阱取证问题 | 第9-15页 |
一、微软公司诉北京巨人电脑公司案。 | 第9-10页 |
二、新千年知识产权第一案奥多比诉上海年华案。 | 第10页 |
三、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北京红楼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诉北京高术天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高术科技公司案。 | 第10-15页 |
第二章 陷阱取证问题的比较分析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刑事诱惑侦查中的陷阱取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民事陷阱取证 | 第16页 |
第三节 公权力与私权力陷阱取证之比较 | 第16-17页 |
一、民事陷阱取证与刑事诱惑侦查的联系。 | 第16-17页 |
二、民事陷阱取证与刑事诱惑侦查的区别。 | 第17页 |
第四节 有关陷阱取证的争议 | 第17-20页 |
第三章 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特点 | 第20-26页 |
第一节 知识产品的特点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特点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特点及原告的救济困境 | 第23-26页 |
第四章 知识产权侵权分类与举证责任分配 | 第26-32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侵权分类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 第27-32页 |
第五章 分配正义视角下的知识产权陷阱取证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分配正义的价值追求 | 第32-35页 |
第二节 价值选择和利益权衡——知识产权陷阱取证的法律价值分配 | 第35-37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陷阱取证——基于正义而分配的私力救济 | 第37-39页 |
第四节 综述:基于分配正义的知识产权诉讼权益分配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