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术及科研发展趋势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绪论第11-16页
 1. 中医学术的发展与中医文献第11-12页
 2. 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3. 中医信息学的产生第13-14页
 4. 信息技术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第14-16页
正文第16-62页
 第一章 我国中医信息研究的背景第16-27页
   ·中医发展历程及趋势第16-19页
     ·古代中医第16-18页
     ·现代中医第18页
     ·中医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第19-27页
     ·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5)第20-22页
     ·网络技术第22-23页
     ·C#语言和.NET Framework第23-25页
     ·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2005中文版第25-26页
     ·人工智能第26-27页
 第二章 中医信息学概述第27-33页
   ·医学信息学第27-28页
   ·中医信息学第28-33页
     ·中医信息学的研究内容第29页
     ·中医药文献的信息化研究第29页
     ·中医药数据库国内外现状第29-31页
     ·其他第31-33页
       ·中医智能研究第31页
       ·中医信息化教学第31-32页
       ·中医知识工程研究第32-33页
 第三章 中医数据的选择和收集第33-38页
   ·中医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第33-35页
     ·中医文献第33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33-34页
     ·中医高校(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第34-35页
   ·数据来源第35-37页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第35页
     ·中国知网(CNKI)第35-36页
     ·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万方数据第36页
     ·Medline数据库第36页
     ·其他数据库—中医药数据库第36-37页
   ·数据收集第37-38页
 第四章 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文献数据库系统的构建第38-51页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8-41页
     ·总体需求及可行性分析第38页
     ·系统设计特色第38-39页
     ·系统整体设计原则第39页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第39-40页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第40页
     ·系统功能分析第40-41页
   ·数据存储层第41-44页
     ·数据库需求分析第42页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第42-43页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第43-44页
   ·业务处理层的设计第44-45页
   ·用户界面层的设计第45-51页
     ·设计概述第45页
     ·登录窗体第45-46页
     ·文献管理主窗体第46-47页
     ·文献检索主窗体第47-48页
     ·辅助参考资料的制作第48页
     ·系统其他辅助窗体第48-51页
 第五章 信息分析第51-60页
   ·宏观分析第51-52页
     ·总体发文信息第51页
     ·高校每年发文情况第51-52页
     ·发文量前二十位期刊第52页
   ·微观分析第52-60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52-55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55-58页
     ·云南中医学院第58-59页
     ·其他第59-60页
 第六章 讨论第60-62页
   ·本课题与其他相似研究的对比分析第60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60页
   ·后续研究的思路第60-62页
     ·弥补不足第60页
     ·实现网络连接第60-61页
     ·提高智能化、拓展数据分析功能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表: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第65-67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
下一篇:南京市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