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现状考察 | 第12-23页 |
(一) 驰名商标认定的立法现状及突破分析 | 第12-17页 |
1. 明确驰名商标既包括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也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 第13-14页 |
2. 认定主体从“行政单一认定”到“行政、司法双轨认定”的转变 | 第14-16页 |
3. 认定原则从“主动、批量认定”到“被动、个案认定”的重大改变 | 第16-17页 |
(二) 驰名商标认定的司法现状 | 第17-22页 |
1. 注册商标跨类别保护 | 第17-18页 |
2. 恶意注册他人注册商标为域名 | 第18-20页 |
3. 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字号使用 | 第20-21页 |
4. 使用他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 第21-22页 |
(三) 小结 | 第22-23页 |
二、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37页 |
(一) 行政机关认定驰名商标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25页 |
1. 商标异议、评审认定驰名商标周期过长 | 第23-24页 |
2. 商标管理中缺乏对驰名商标认定的详细规定 | 第24-25页 |
(二) 司法机关认定驰名商标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7页 |
1. 驰名商标认定的考虑因素不统一 | 第25-27页 |
2. 虚假诉讼认定驰名商标 | 第27页 |
(三) 行政与司法认定冲突的问题分析 | 第27-29页 |
(四) 驰名商标认定中存在的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分析 | 第29-35页 |
1. 未注册驰名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构成反向混淆 | 第30-32页 |
2. 驰名商标所有人对他人抢注的撤销时间限制 | 第32-33页 |
3. 驰名商标的行政认定应否引入司法监督 | 第33-34页 |
4. 刑事诉讼中是否能认定驰名商标 | 第34-35页 |
(五) 小结 | 第35-37页 |
三、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应考虑的因素分析及完善建议 | 第37-56页 |
(一) 域外认定驰名商标所考虑的因素观察 | 第37-39页 |
1. 国际条约规定的对认定驰名商标所考虑的因素 | 第37-38页 |
2.美国认定驰名商标考虑的因素 | 第38页 |
3. 加拿大认定驰名商标考虑的因素 | 第38-39页 |
4. 日本认定驰名商标考虑的因素 | 第39页 |
5. 域外认定驰名商标所考虑因素的比较 | 第39页 |
(二) 我国认定驰名商标应考虑的因素 | 第39-47页 |
1. 商标的显著性 | 第40-42页 |
2. 商标驰名的地域性 | 第42页 |
3. 界定相关公众的范围 | 第42-44页 |
4. 驰名商标的认知程度 | 第44-45页 |
5. 该商标是具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 第45页 |
6. 证明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 第45-47页 |
(三) 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完善建议 | 第47-54页 |
1. 完善《商标法》的规定 | 第47-50页 |
2.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 第50-52页 |
3. 完善《刑法》的规定 | 第52-54页 |
(四) 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