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跃进油区微生物驱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 | 第10-22页 |
| ·微生物采油技术原理 | 第10-12页 |
| ·微生物驱油技术应用现状 | 第12-19页 |
| ·微生物驱油的优点及不足 | 第19-22页 |
| ·青海跃进油区油藏概况 | 第22-26页 |
| ·油砂山油藏概况 | 第22-23页 |
| ·花土沟油藏概况 | 第23-24页 |
| ·七个泉油藏概况 | 第24-25页 |
| ·尕斯中浅层油藏概况 | 第25-26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6-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创新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跃进油区微生物分布特征 | 第28-42页 |
| ·油藏中的微生物 | 第28-31页 |
| ·MEOR有益菌 | 第28-29页 |
| ·MEOR中性菌 | 第29-30页 |
| ·MEOR有害菌 | 第30-31页 |
| ·内源微生物检测 | 第31-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 ·本章结论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内源微生物激活技术研究 | 第42-53页 |
| ·油藏条件适应性分析 | 第42-43页 |
| ·内源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可行性分析 | 第43页 |
| ·内源微生物激活实验 | 第43-52页 |
| ·内源微生物激活体系筛选原则 | 第4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 ·油藏地层水性质 | 第45页 |
| ·激活剂筛选 | 第45-50页 |
| ·激活剂的油藏适应性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结论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菌种筛选及性能评价 | 第53-71页 |
| ·采油微生物菌种 | 第53-55页 |
| ·微生物降解烷烃的机理 | 第55-57页 |
| ·单末端氧化途径 | 第55-56页 |
| ·次末端氧化途径 | 第56页 |
| ·双末端氧化途径 | 第56页 |
| ·双加氧氧化途径 | 第56-57页 |
| ·优势功能菌的分离筛选 | 第57-5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7页 |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 ·筛选结果 | 第58-59页 |
| ·菌种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 第59-68页 |
| ·菌种形态特征研究 | 第59-61页 |
| ·菌种生化性能研究 | 第61-68页 |
| ·菌种的油藏适应性分析 | 第68-70页 |
| ·驱油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68-69页 |
| ·实验流程 | 第69页 |
| ·实验步骤 | 第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认识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发表文章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