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 第17-31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界定 | 第17-20页 |
·基本原理 | 第17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需要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 第18-20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 | 第20-24页 |
·整体性 | 第20-21页 |
·根本性 | 第21-23页 |
·独特性 | 第23页 |
·革命性 | 第23-24页 |
·实践性 | 第24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 第24-30页 |
·社会存在 | 第26页 |
·社会意识 | 第26-27页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第27-28页 |
·马克思主义的四大观点 | 第28-29页 |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根据 | 第31-47页 |
·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特征 | 第31-34页 |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过程 | 第34-36页 |
·马克思主义完成的伟大变革 | 第36-38页 |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 第38-40页 |
·与马克思主义其他原理和重要结论的关系 | 第40-45页 |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作用 | 第47-53页 |
·掌握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与核心 | 第47页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 第47-48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 第48-51页 |
·有利于认清国际和国内环境 | 第49页 |
·有利于统一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 第49-50页 |
·有利于人们由盲目到自觉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50-51页 |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指导思想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