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具体构建--以审判阶段探索“中国式”刑事和解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一、刑事和解概述第6-14页
 (一) 恢复性司法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第6-8页
  1、恢复性司法的概念第6页
  2、历史渊源第6-8页
 (二) 刑事和解的概念与特征第8-9页
  1、刑事和解的概念第8页
  2、刑事和解的特征第8-9页
 (三) 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9-10页
  1、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第9页
  2、刑事和解与调解第9-10页
  3、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第10页
 (四) 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第10-12页
  1、平衡理论(equity theory)第10-11页
  2、恢复正义理论(Restorative Justice Theory)第11页
  3、叙说理论(narrative theory)第11-12页
 (五) 刑事和解的正、负面价值第12-14页
  1、刑事和解的正面价值第12-13页
  2、刑事和解的负面价值第13-14页
二、西方各国刑事和解制度模式第14-18页
 (一) 英国的刑事和解制度第14-15页
 (二) 法国的刑事和解制度第15页
 (三) 新西兰的刑事和解制度第15-16页
 (四) 德国的刑事和解制度第16-18页
三、我国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第18-20页
 (一) 文化基础第18页
 (二) 政策基础第18-19页
 (三) 制度基础第19页
 (四) 理念基础第19-20页
四、"中国式"刑事和解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探索第20-27页
 (一) 对刑事和解适用的案件范围的探索第20-21页
 (二) 在被害人救助补偿制度未建立的情况下,探索"中国式"刑事和解制度第21-22页
 (三) 死刑复核权收回后,贯彻"少杀慎杀"刑事政策下,探索"中国式"刑事和解制度第22-24页
 (四) 死刑复核权收回后,贯彻“少杀慎杀”刑事政策下,探索 “中国式”刑事和解制度第24-26页
  1.死刑制度的由来及发展第24页
  2.死刑废止的历史溯源第24页
  3.死刑复核权的收回第24-26页
 (五) "中国式"刑事和解制度在审判阶段的具体操作规则第26-27页
  1、刑事和解范围第26页
  2、刑事和解时间第26页
  3、刑事和解主体第26-27页
  4、刑事和解程序第27页
五、结语第27-2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8-30页
第30-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黔东南苗族聚集地区村民委员会纠纷调解制度研究
下一篇:虚假诉讼成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