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削方减载快速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6-15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8-13页 |
·削方减载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滑坡可视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总体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2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削方减载设计基本原理 | 第15-29页 |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15-21页 |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滑坡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滑坡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法 | 第19-20页 |
·极限平衡法理论体系的形成 | 第20-21页 |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削方减载设计基本原理 | 第21-29页 |
·瑞典条分法计算原理 | 第22-26页 |
·传递系数法计算原理 | 第26-27页 |
·简化毕肖普法法计算原理 | 第27-29页 |
3 系统开发与实现 | 第29-44页 |
·概述 | 第29-30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0-33页 |
·MAPGIS数据结构 | 第30-33页 |
·图形属性数据与ACCESS数据库关联 | 第33页 |
·系统图形处理设计 | 第33-38页 |
·图形交互式设计 | 第33-34页 |
·MAPGIS图形处理 | 第34-38页 |
·稳定性计算程序 | 第38-42页 |
·瑞典条分法程序实现 | 第38-39页 |
·传递系数法程序实现 | 第39-40页 |
·简化毕肖普法程序实现 | 第40-42页 |
·次级滑动验算 | 第42-44页 |
4 工程实例分析 | 第44-80页 |
·工程概况 | 第44-45页 |
·滑体概况 | 第44页 |
·滑床 | 第44页 |
·滑带 | 第44-45页 |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45-57页 |
·天然工况下滑坡稳定性计算 | 第45-48页 |
·暴雨工况下滑坡稳定性计算 | 第48-51页 |
·地震工况下滑坡稳定性计算 | 第51-53页 |
·荷载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计算 | 第53-57页 |
·滑坡削方减载设计 | 第57-68页 |
·削方减载方案1稳定性计算 | 第60-61页 |
·削方减载方案2稳定性计算 | 第61-62页 |
·削方减载方案3稳定性计算 | 第62-63页 |
·削方减载方案4稳定性计算 | 第63页 |
·削方减载方案5稳定性计算 | 第63-64页 |
·削方减载方案6稳定性计算 | 第64-65页 |
·削方减载方案7稳定性计算 | 第65-66页 |
·削方减载方案8稳定性计算 | 第66页 |
·削方减载方案9稳定性计算 | 第66-67页 |
·削方减载方案10稳定性计算 | 第67-68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8页 |
·滑坡削方减载数值模拟 | 第68-73页 |
·数值模拟思路及参数选取 | 第68-69页 |
·滑坡削方FLAC~(3D)数值模拟 | 第69-73页 |
·滑坡次级滑动验算 | 第73-80页 |
·剖面1稳定性计算 | 第73-76页 |
·剖面2稳定性计算 | 第76-8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