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相关理论综述与文献回顾 | 第12-16页 |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回顾 | 第14页 |
·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回顾 | 第14-16页 |
第2章 影响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第16-35页 |
·生产要素的分析与评价 | 第17-25页 |
·原材料 | 第17-22页 |
·劳动力 | 第22-24页 |
·资本 | 第24页 |
·生产设备 | 第24-25页 |
·需求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 第25-28页 |
·国内市场的需求规模与成长率 | 第25-26页 |
·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状况 | 第26-28页 |
·相关与支持性企业的分析与评价 | 第28-31页 |
·原材料生产产业 | 第28-29页 |
·纺织机械产业 | 第29-30页 |
·纺织印染工业 | 第30-31页 |
·纺织产业的组织结构 | 第31-33页 |
·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竞争格局 | 第31-32页 |
·产业集群 | 第32页 |
·产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装配水平 | 第32-33页 |
·政府职能的分析与评价 | 第33页 |
·机会要素的分析与评价 | 第33-35页 |
·加入WTO | 第34页 |
·人民币汇改 | 第34页 |
·美国次贷危机 | 第34-35页 |
第3章 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 第35-51页 |
·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析体系 | 第35-37页 |
·工业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页 |
·产品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试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页 |
·以出口数据为基础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整合 | 第37-38页 |
·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7-38页 |
·选择指标的原因和思路 | 第38页 |
·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具体内涵 | 第38-40页 |
·利用AHP测算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0-45页 |
·AHP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和基本流程 | 第40-43页 |
·利用AHP确定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3-45页 |
·测算10个纺织品出口大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45-51页 |
·综合指数法 | 第45-46页 |
·测算过程 | 第46-51页 |
第4章 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结果分析 | 第51-62页 |
·AHP评价体系中目标层的测算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AHP评价体系中准则层的测算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销售能力 | 第52-53页 |
·盈利能力 | 第53-54页 |
·AHP评价体系中指标层的测算结果分析 | 第54-62页 |
·出口市场占有率 | 第54-55页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55-57页 |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 第57-58页 |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58-59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59-60页 |
·净出口增长率 | 第60-62页 |
第5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利用AHP评价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提高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第63-65页 |
·从政府层面来看,应着重建立产业预警分析系统,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 | 第63-64页 |
·从企业层面来看,应发展品牌战略,走向价值链高端 | 第64-65页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研究工作 | 第65-66页 |
尾注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A | 第69-79页 |
附录B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清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