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缩略语表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8页 |
1 ‘四季花'龙眼品种特性、应用价值及其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四季花'龙眼品种特性和应用价值 | 第7-8页 |
·‘四季花'龙眼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果树成花理论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C/N关系假说 | 第9-10页 |
·激素平衡假说 | 第10页 |
·激素信号调节假说 | 第10-11页 |
·激素调控营养分配假说 | 第11页 |
·成花激素说 | 第11页 |
3 有关龙眼内源激素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不同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波动对龙眼花芽分化过程的调控作用 | 第11-13页 |
·不同内源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对龙眼成花的作用 | 第13页 |
·内源激素水平影响龙眼花的性别 | 第13-14页 |
·各种促抑花措施影响内源激素水平,促进或抑制龙眼花芽分化 | 第14-15页 |
·内源激素影响龙眼花芽分化的机制 | 第15页 |
·研究展望 | 第15-16页 |
4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第18页 |
2 测定项目与试验方法 | 第18-22页 |
·观测项目 | 第18页 |
·叶片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18-19页 |
·内源激素IAA、ABA、GA3、ZRS的提取 | 第18-19页 |
·色谱条件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不同树龄结果母枝成花规律观察的试验设计 | 第19页 |
·结果母枝枝径和叶色变化的观测 | 第19-20页 |
·多效唑处理的试验设计 | 第20页 |
·环割处理的试验设计 | 第20页 |
·摘心处理的试验设计 | 第20页 |
·花芽分化组织切片观察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46页 |
·‘四季花'龙眼花芽分化各阶段组织切片观察 | 第22页 |
·HPLC法测定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方法分析 | 第22-25页 |
·标样和样品HPLC图谱 | 第22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22-24页 |
·测定方法的回收率 | 第24-25页 |
·‘四季花'龙眼花芽分化规律 | 第25-28页 |
·不同树龄结果母枝的成花规律 | 第25-26页 |
·不同直径结果母枝的成花规律 | 第26-27页 |
·叶色变化与成花的关系 | 第27-28页 |
·多效唑处理、环割和摘心处理对结果母枝生长及成花的影响 | 第28-29页 |
·‘四季花'龙眼花芽分化与激素动态变化的关系 | 第29-40页 |
·‘四季花'龙眼自然花芽分化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 第29-33页 |
·冬梢自然花芽分化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29-31页 |
·春梢自然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31-32页 |
·夏梢自然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32页 |
·秋梢自然花芽分化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32-33页 |
·多效唑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33-37页 |
·多效唑处理对GA3的影响 | 第33-34页 |
·多效唑处理对ABA的影响 | 第34-35页 |
·多效唑处理对ZRS的影响 | 第35-36页 |
·多效唑处理对IAA的影响 | 第36-37页 |
·环割和摘心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37-40页 |
·环割和摘心处理对GA3的影响 | 第37-38页 |
·环割和摘心处理对ABA的影响 | 第38-39页 |
·环割和摘心处理对ZRS的影响 | 第39页 |
·环割和摘心处理对IAA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多效唑处理对‘四季花'龙眼内源激素动态平衡的影响 | 第40-46页 |
·多效唑处理对ZRS/GA3比值的影响 | 第41-42页 |
·多效唑处理对ABA/IAA比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多效唑处理对ZRS/IAA比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多效唑处理对ABA/GA3比值的影响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6-52页 |
1 ‘四季花'龙眼自然成花特性及其规律 | 第46-47页 |
2 ‘四季花'龙眼龙眼自然花芽分化过程中激素动态变化 | 第47页 |
3 ‘四季花'龙眼花芽分化的调控 | 第47-52页 |
·多效唑处理、环割处理和摘心处理对结果母枝生长及成花的作用 | 第47-48页 |
·多效唑、环割和摘心处理对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影响与成花的关系 | 第48-52页 |
·环割和摘心处理对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影响与成花的关系 | 第48-49页 |
·多效唑处理对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影响与成花的关系 | 第49-51页 |
·‘四季花'龙眼内源激素动态平衡与成花的关系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0页 |
导师简介 | 第60-61页 |
导师简介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