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庭前公诉案卷移送与预断防止--兼驳起诉书一本主义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问题的产生和研究动机 | 第10页 |
(二) 研究进路与研究范围 | 第10-12页 |
一、从“全卷移送”到“复印件主义”的变迁 | 第12-15页 |
(一) 基本概念的厘清 | 第12-13页 |
(二) 对旧法“全卷移送”制度的垢病 | 第13页 |
(三) 对现法“复印件主义”的质疑 | 第13-14页 |
(四) 批判声中达成的共识 | 第14-15页 |
二、各国庭前案卷移送 | 第15-19页 |
(一) 陪审团审判下的卷证不并送制度 | 第15-17页 |
(二) 职权主义模式下的卷证并送制度 | 第17-18页 |
(三) 日本起诉书一本主义 | 第18-19页 |
三、对抗制诉讼及其预断防止机制——以美国为例 | 第19-23页 |
(一) 对抗制诉讼与预断防止 | 第19-21页 |
(二) “预断防止”与“审判中心主义” | 第21-23页 |
四、职权主义刑事诉讼与预断防止——以德国为例 | 第23-29页 |
(一) 职权主义刑事诉讼对预断防止之态度 | 第24-25页 |
(二) 卷证并送与审判中心主义 | 第25-29页 |
五、日本起诉书一本主义的运作及其问题 | 第29-32页 |
(一) “平等武装”的设想基本落空 | 第29-30页 |
(二) 法庭审判仍以职权推进为主导 | 第30-31页 |
(三) 书面审现象长期存在 | 第31-32页 |
六、改革的进路——以庭审实质化为目标 | 第32-43页 |
(一) 突破刑事诉讼研究中的模式化进路 | 第32-34页 |
(二) 审判中心主义与庭审实质化 | 第34-36页 |
(三) 引入起诉书一本主义的弊端 | 第36-37页 |
(四) “阅卷审判”长期存在的原因 | 第37-39页 |
(五) 制度设计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