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2页 |
·本文研究的科学背景 | 第11-16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1-15页 |
·绿脓杆菌及绿脓菌素概述 | 第15-16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动力学因素 | 第17-18页 |
·MFC 的内在电阻因素 | 第18-20页 |
·传递因素 | 第20-22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 | 第22-23页 |
·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的主要问题 | 第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2页 |
第二章 绿脓菌素的合成 | 第32-48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生物合成绿脓菌素中细菌鉴定及生长特性 | 第38-40页 |
·颜色变化 | 第40-42页 |
·结构表征 | 第42-45页 |
·产率 | 第45页 |
·总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三章 产电细菌的富集和扩大培养 | 第48-68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细菌的产电性 | 第54-58页 |
·动力学特性 | 第58-60页 |
·培养基中悬浮细菌和代谢产物对电流的影响 | 第60-62页 |
·细菌的扩大培养 | 第62-64页 |
·总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四章 绿脓杆菌对细菌产电性的影响 | 第68-99页 |
·引言 | 第68-70页 |
·实验部分 | 第70-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95页 |
·绿脓菌素作为电子传递介体的可行性 | 第77-79页 |
·电池灭菌效果和放电的平行性 | 第79-80页 |
·绿脓菌素对产电细菌产电性的影响 | 第80-93页 |
·绿脓菌素对产电细菌电流输出的影响 | 第80-82页 |
·绿脓菌素对产电细菌生长及外貌形态的影响 | 第82-87页 |
·绿脓菌素对富马酸培养基中产电细菌的生长曲线、PH 变化及外部形貌的影响 | 第87-89页 |
·PH 对绿脓菌素的影响 | 第89-91页 |
·在醋酸钠培养基中绿脓菌素对电子传递的影响 | 第91-93页 |
·绿脓菌素对大肠杆菌产电性的影响 | 第93-95页 |
·绿脓菌素对大肠杆菌电流输出的影响 | 第93-94页 |
·绿脓菌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 第94-95页 |
·总结 | 第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已发或待发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