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8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研究现状第15-19页
     ·含油污泥的来源、特性与危害第15-16页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第16-19页
   ·国内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研究现状第19-36页
     ·超临界水和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第19-22页
     ·超临界水氧化应用研究进展第22-29页
     ·超临界水氧化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第29-32页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第32-34页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工程应用问题及解决方法第34-35页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工业化情况第35-36页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2章 实验与分析方法第38-49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8-40页
     ·实验材料第38-39页
     ·实验仪器第39-40页
   ·含油污泥及其性质分析第40-42页
     ·含油污泥的组成分析第40-41页
     ·含油污泥中油类的烃组成分析第41-42页
   ·实验装置第42-44页
     ·实验装置组成第42-43页
     ·实验装置安全性检验及反应釜的钝化处理第43-44页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第44-49页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实验方法第44-45页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实验方法第45-46页
     ·分析方法和条件第46-49页
第3章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效能及反应动力学第49-86页
   ·引言第49-50页
   ·含油污泥超临界水氧化工艺条件优化第50-62页
     ·反应时间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第50-55页
     ·反应温度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第55-56页
     ·反应压力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第56页
     ·氧化剂加入方式及其加入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第56-60页
     ·初始COD 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第60页
     ·pH 值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第60-62页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无害化效能研究第62-67页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尾气组成第62页
     ·超临界水氧化对含油污泥可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第62-64页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剩余残渣成份分析第64-67页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COD 去除幂指数动力学第67-71页
     ·COD 去除幂指数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7-68页
     ·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第68-71页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集总反应网络动力学第71-83页
     ·集总理论基础第71-73页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反应路径的确定第73-77页
     ·集总反应网络的构建第77-79页
     ·集总反应网络模型数学表达及模型辨识第79-80页
     ·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求解第80-82页
     ·集总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6页
第4章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第86-110页
   ·引言第86页
   ·加碱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第86-93页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氧化效果的影响第87-88页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浓度的影响第88-89页
     ·温度对碳酸氢钠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9-90页
     ·碳酸氢钠催化下中间产物的变化第90-92页
     ·碳酸氢钠催化下反应过程pH 值的变化第92-93页
   ·过渡金属离子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第93-96页
     ·金属离子催化剂选择第93-94页
     ·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94-95页
     ·金属离子浓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95-96页
   ·金属氧化物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第96-108页
     ·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活性第96-97页
     ·负载型催化剂对COD 去除率的影响第97-102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第102-103页
     ·pH 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第103-104页
     ·中间产物第104-105页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105-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5章 超临界水共氧化方法处理含油污泥第110-125页
   ·引言第110-111页
   ·共氧化添加剂的筛选第111-112页
   ·共氧化操作参数的影响第112-120页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112-113页
     ·甲醛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113-116页
     ·初始COD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116-117页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117-120页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技术可行性分析第120-123页
     ·装置形式的选择第120-121页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效率第121-122页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污泥技术复杂程度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结论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个人简历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均相光芬顿体系的建立与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
下一篇:典型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流场分析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