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0. 引言第13-22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20页
     ·关于绩效审计的研究综述第14-16页
     ·关于绩效审计风险的研究综述第16-19页
     ·关于政府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的研究综述第19-20页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0-21页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1-22页
1. 政府绩效审计风险概述第22-35页
   ·风险与审计风险的概念第22-27页
     ·风险的涵义第22-23页
     ·风险的特征第23-24页
     ·审计风险的涵义第24-26页
     ·审计风险的特征第26-27页
   ·政府绩效审计及其风险的相关概念第27-35页
     ·政府审计的概念第28页
     ·绩效审计的概念第28-31页
     ·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涵义第31-32页
     ·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特征第32-35页
2.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第35-49页
   ·审计环境因素第35-40页
     ·审计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第35-36页
     ·缺乏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第36-37页
     ·现行审计体制存在弊端第37-39页
     ·社会公众心理期望的偏差第39-40页
   ·审计主体因素第40-44页
     ·审计人员素质的局限性第40-41页
     ·审计人员的投机行为倾向第41-42页
     ·政府绩效审计行为的不确定性第42-43页
     ·忽视沟通和意见交换的作用第43-44页
   ·审计客体因素第44-49页
     ·被审计单位业务复杂第44-45页
     ·单位配合审计的积极性不高第45-46页
     ·利益集团的指责第46-49页
3.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风险防范的经验借鉴第49-61页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风险防范的经验第49-53页
     ·美国政府审计体制第49-50页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借鉴第50-53页
   ·英国政府绩效审计风险防范的经验第53-58页
     ·英国政府审计体制第54-55页
     ·英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风险管理第55-58页
   ·国外经验带来的启示第58-61页
     ·重视审计立项时的风险评估第58-59页
     ·通过外部专家确保审计质量第59页
     ·良好的沟通可以完善审计报告第59-60页
     ·明确审计范围有利于降低风险第60-61页
4.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第61-75页
   ·加强审计法规制度建设第61-63页
     ·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第61-62页
     ·推进审计体制改革第62-63页
   ·改善政府绩效审计效果第63-68页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第63-65页
     ·完善绩效审计方法和指标体系第65-67页
     ·充分利用外部专家的土作第67-68页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第68-71页
     ·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第68-69页
     ·构建政府绩效审计公告制度第69-71页
   ·注重政府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第71-75页
     ·审计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第71-72页
     ·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第72-73页
     ·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控制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后记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审计期望差问题探析
下一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