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功制度--以刑罚裁量制度为视角
|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前言 | 第8-12页 |
| 第1章 立功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2-22页 |
| ·中国立功制度之历史沿革 | 第12-18页 |
| ·古代立功制度之萌发 | 第12-14页 |
| ·近代立功制度之发展 | 第14-16页 |
| ·现代立功制度之继承 | 第16-18页 |
| ·国外立功制度之考察 | 第18-22页 |
| ·少数外国古代律法 | 第18-19页 |
| ·部分外国近现代法令 | 第19-22页 |
| 第2章 立功制度价值之分析 | 第22-54页 |
| ·质疑立功制度价值之观点述评 | 第22-29页 |
| ·立功制度与公正与效率并重原则相悖 | 第23-24页 |
| ·立功制度与平等原则相悖 | 第24-25页 |
| ·立功制度与传统道德相悖 | 第25-26页 |
| ·立功制度不利于平复被害方的损失 | 第26-28页 |
| ·立功制度利于滋生司法腐败 | 第28-29页 |
| ·质疑立功制度价值之根源与启示 | 第29-37页 |
| ·内在根源:立功受奖思想 | 第29-35页 |
| ·外在根源:司法环境不良 | 第35-36页 |
| ·启示:立功的功利性应当受到限制 | 第36-37页 |
| ·立功制度价值之根基:功利与公正 | 第37-54页 |
| ·立功制度的功利根基:满足需要的正义 | 第38-41页 |
| ·正义的有条件性 | 第41-45页 |
| ·立功制度的公正根基:功利的适当限制 | 第45-54页 |
| 第3章 立功的本体理解 | 第54-94页 |
| ·立功概念 | 第54-64页 |
| ·观点综述 | 第54-57页 |
| ·观点评析 | 第57-59页 |
| ·立功概念之我见 | 第59-64页 |
| ·立功特征 | 第64-74页 |
| ·观点综述 | 第64-69页 |
| ·观点评析 | 第69-71页 |
| ·立功特征之我见 | 第71-74页 |
| ·立功成立要件 | 第74-94页 |
| ·观点综述 | 第74-77页 |
| ·观点评析 | 第77-79页 |
| ·立功成立要件之我见 | 第79-94页 |
| 第4章 立功认定的若干问题研究 | 第94-142页 |
| ·立功线索与立功认定 | 第94-120页 |
| ·立功线索来源复杂 | 第94-96页 |
| ·立功线索认定的标准 | 第96-101页 |
| ·立功线索与立功认定 | 第101-120页 |
| ·单位立功及认定问题 | 第120-132页 |
| ·单位立功之成立前提 | 第121-122页 |
| ·单位立功之法律依据 | 第122-123页 |
| ·单位立功之存在意义 | 第123-125页 |
| ·单位立功之成立要件 | 第125-129页 |
| ·单位立功之认定 | 第129-132页 |
| ·立功认定主体 | 第132-142页 |
| ·立功认定主体的理论纷争 | 第132-134页 |
| ·立功认定主体确定原则 | 第134-136页 |
| ·立功认定主体之我见 | 第136-138页 |
| ·立功认定权运行中的若干问题 | 第138-142页 |
| 结论 | 第142-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5-156页 |
| 致谢 | 第156-157页 |
| 中文摘要 | 第157-160页 |
| Abstract | 第160-162页 |